“比如此次朱劍八西行隊伍中的軍師,蕭劍離。
此人出身蘭陵蕭氏旁支,雖然蘭陵蕭氏曾經跟隨高祖平定天下而賜爵關內侯,但是因為在文帝時期,卷入到了削藩之案而逐漸沒落。
到了如今的時代,蘭陵蕭氏並非高門大姓,反而其母族一脈,卻是徐州的名門望族,出身琅琊王氏。
不過,王氏女雖然隻是家族中不受待見的庶女,也不是沒落的蘭陵蕭氏旁支一脈,可以匹配得上的。
二人自由戀愛後,琅琊王氏的家主大怒,立刻將此女逐出家門,而且琅琊王氏先祖乃齊國稷下學宮名人,與齊魯之地傳承下來的世家大族多有來往。
其他家族賣琅琊王氏的麵子,自然不會重用蕭劍離的父親。
蕭劍離成年後,明白事情的經過,怨恨於琅琊王氏,他知道自己肯定無法進入徐州的官場,開始成為遊俠,遊曆天下。
隻是他沒有想到,僅僅幾年時間,徐州在吳起的變法下,煥然一新。
蕭劍離父親也因為這些年兢兢業業,雖然被同僚與上級打壓,卻毫無怨言,被吳起看重,提拔到了郡丞的位置,假以時日,隻要沒有犯下重大過錯,做到郡守的位置,也隻是時間問題。
這些年蕭劍離在外漂泊,很少回家,就算知道徐州的變化,他也不可能回到徐州出仕。畢竟以他這些年遊俠的身份,回到徐州,隻會讓他父親的政敵以蕭劍離的身份而攻擊於其父,不利於其父在徐州的仕途。
蕭劍離文武雙全,在江湖中,人送外號‘書中劍’。
這一次的西行,若非他博學的地理知識,隻怕朱劍八一行人未必能抵達天山。
他的多次決斷,讓眾人都能置之死地而後生、
蘭陵蕭氏一脈雖然沒落,但是家中傳承先祖留下的先秦古籍三百餘卷,蕭劍離天資聰穎,從小就熟讀諸子百家。
隻是因為父母的原因,在徐州被打壓,他成年後,看不到希望,才開始遊曆江湖,成為遊俠。
在我看來,蕭劍離此人無論是治軍還是治郡,隻要稍加培養,將來必定是幽州的棟梁之材。”劉和信心滿滿的說道。
劉辯聽完劉和的介紹後,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將劉和遞來的資料又仔細翻閱了一遍。
“蕭劍離年紀輕輕,卻經曆了如此多的事情,特彆是在隴西遭遇馬賊,單劍護送流民車隊,邊關告急,他曾與涼州戍卒同守烽燧,可見其品性。
如今幽州大部分的郡守皆是出身名門,難得有蕭劍離這樣出身落魄寒門,又有能力的人,好好調教,將來我們如果推行新法,他們就是最大的助力。”劉辯頷首說道。
“史侯似乎對於寒門與平民中的人才格外上心,反而對於出身名門之後的士人並不是特彆感興趣?”劉和目光一閃的說道。
劉和自己就是名門之後,他這一脈乃當年光武帝劉秀的太子劉強之後。
劉強為劉秀長子,擔任太子十八年,並無過錯。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劉秀下詔三公,言明其母郭後心懷怨懟,德行有虧,因而廢黜其皇後位。
實際上乃皇後郭聖通背後的河北集團,在與貴人陰麗華背後的南陽集團政治鬥爭失敗後,最終導致皇後位置不保而已。
劉強母後被廢,其背後的河北集團也在政治鬥爭中,不敵南陽集團。
劉強於是多次上書請辭太子位,光武帝劉秀念其“被廢太子位,並非因為過失”,又特許劉強兼食富庶之地魯郡,並以魯為國都。一人獲封兩國,合二十九縣。
劉強也成為華夏五千年中,唯一一位自請廢黜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