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則不然,秦檜這廝不屬於他們任何一派。這種人,正是趙桓所需要的。
殊不知,秦檜確實不是李邦彥和白時中一派。而他的野心更大,他需要建立一個屬於他的派係。好將來在朝中一手遮天,這才是秦檜真正的目的。
就這樣,秦檜被召進了皇宮。文德殿內,由皇帝趙桓親自接見。
實際上,皇帝的辦公地點為紫宸殿和垂拱殿。而趙桓喜歡文德殿,大多數時候都是在文德殿辦公。
秦檜入宮之後,在文德殿小心翼翼的恭候。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趙桓才姍姍來遲。
當趙桓來到文德殿,看到秦檜畢恭畢敬的站在那裡一動不動,不由得大為奇怪:“秦檜,你一直都是站在這裡的麼。”
秦檜抱著笏板,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禮:“回官家的話,官家宣召臣入文德殿聽宣。臣當以行臣子之禮,不敢擅動。”
趙桓大為滿意的點了點頭:“好,賜座。”
秦檜更驚:“臣不敢。”
趙桓一愣:“你在此地已站了半個時辰,想來已經腿腳酸軟。朕召你來,是有事和你相商。你如此站著,倒不如坐下來商議的好。”
秦檜這才回禮:“臣,謝官家賜座。”
宋代以前,比若說唐代大臣上朝往往都是坐著的。到了太祖皇帝趙匡胤稱帝之後,大臣們還是坐著議事。
趙匡胤就感覺很不爽,這些臣子坐在下麵,根本沒有凸顯出自己這個皇帝的威嚴。畢竟他們老趙家的天下,不是拚殺出來的。
為了樹立帝王的權威,某一日上朝的時候,百官們傻眼了。他們發現,自己的凳子不知道被誰撤了去。再看看皇帝,他們瞬間明白了。
自此,大宋朝的官員上朝,都是抱著笏板站著的。
笏板,又稱手板或朝板,是古代臣子上朝時手持的扁平、長方形板子,通常用來記錄自己要稟報的事情和皇帝的旨意,類似於如今大家開會時用的筆記本。
除了記錄功能,笏板還有另外的作用,即擋住自己的臉,用以彰顯龍威,上朝麵見天子時眼睛要望著笏板,表示對天子的敬意。這種用法體現了古代嚴格的禮儀製度和對皇帝的尊敬。
總的來說,大宋時期的規矩禮儀相對寬鬆。趙桓賜座給秦檜,秦檜謝恩之後,也便坐了下來。
不過坐下來的秦檜總是有一種如坐針氈的感覺,他還不知道皇帝召見的具體意圖。
秦檜雖然知道自己恐怕要被重用了,但皇帝具體做何打算,卻不甚了然。
“秦檜,你覺得,張邦昌此人如何?”趙桓突然問道。
秦檜一怔,他沒想到皇帝會這麼問。這看似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回答起來卻很難。
因為秦檜不知道皇帝對張邦昌的看法,他不敢貿然下結論。若是說錯了,怕惹皇帝生氣。
:..0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