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朱璉並沒有答應,她隻是在猶豫。然而,陳琳的這番話,使得朱璉也不好再拒絕。
趙桓內心是驚喜的,尤其是對於陳琳的表現,他非常的滿意。
“啊哈,皇後既然答應了,陳琳啊,傳朕旨意,擺駕皇恩縣。”
這次皇帝出巡,趙桓反倒是沒有那麼畏懼了。趙桓本以為自己會非常懼怕。尤其是,被鐵匠李行刺之後。
誰知,這次趙桓並沒有感覺到什麼害怕。反倒是,非常的安心。他也不知道,自己是為什麼。
“官家,咱們此次出巡城北。奴婢以為,還是不要讓步軍司的焦長林護衛了吧。”文德殿,陳琳進言。
趙桓一怔:“為何?”
陳琳猶豫了一下:“焦長林雖說是掌管步軍司,遇到臨敵之事,卻缺乏經驗。”
趙桓“嗯”了一聲,陳琳說的沒有錯。作為皇帝的護衛軍隊,必須有臨敵應變的能力。
這一點上,焦長林確實是不行。若是再遇到皇帝遇刺的情況,作為皇帝的護衛沒有臨敵應變的能力是絕對不行的。
“那,你可有合適的人選?”趙桓問。
“殿前司的韓世忠,奴婢鬥膽,此人可堪大任。”
趙桓皺了皺眉頭:“陳琳啊,你素來不乾涉政務。太祖太宗也曾有遺詔,禁止宦官乾政。你這麼說,是什麼意思?”
禁止宦官乾政,這是曆朝曆代帝王最忌諱的事。要知道,宦官乾政的下場,可以亡掉一個國家的。
宦官身居皇帝身邊,具有與皇帝直接接觸、掌握機密和權力的特殊地位,一些宦官利用這個特殊地位,通過收買皇帝、控製朝政等手段,從而乾預和控製國家政治。
一些皇帝晚年年邁,不善政事,宦官則可以趁機乾預國家政治,對朝廷形成巨大的影響力。
宦官不屬於士族,沒有世代相傳的勢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服從皇帝的指揮和掌控。
古代封建社會的曆史中,宦官權力最大的時期主要有東漢、唐朝和明朝。其中,唐朝因為安史之亂之後,宦官掌權,導致了唐朝由盛轉衰。明朝初期,朱元璋廢除了宰相製度和中書省製度,獨攬大權,但由於對身邊大臣的猜忌,宦官開始受到寵信並逐漸乾預政事。
鑒於唐朝宦官乾政的曆史教訓,大宋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是不會出現宦官乾政局麵的。
陳琳之所以能夠上位,就是因為他從來都不乾涉政務。這一次,他居然舉薦了韓世忠。這讓趙桓,心中有些不悅。
誰知,接下來陳琳的一番話,徹底打動了皇帝趙桓:“官家,奴婢從不乾涉朝政,這您是知道的。”
趙桓惱怒的看著他:“那你還說這些。”
“奴婢的意思是,韓世忠和小國舅交好。您若是讓韓世忠來護衛,到了皇恩縣後,不管是小國舅還是皇後娘娘,讓他們看來,官家這才是對他們的信任。尤其是小國舅,他會覺得官家您對他已經沒有了戒心。這才是,最重要的。”
趙桓聞言大喜:“原來是這樣,陳琳,你做得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