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嘴角忍不住微微翹起。
“天可汗”的威名,竟然比唐軍箭矢更令異族膽寒!
強者並非以兵甲懾人。
當子民手持通關文牒,便能有足夠的安全感,便能暢行四海。
當異邦人以學漢語為榮,穿唐裝為榮,這方是真正的盛世。
他相信,這一天很快就要到了!
......
【如果說大漢是用武力讓彆人認識我們,那麼大唐則是讓世界又怕又愛。】
【作為盛世持續時間最長的朝代,全世界各國的年收入加在起來,都還不到國庫年收入的一半。】
【當時全球人口2億,唐朝人口就占了7000萬,比整個歐洲還要多出2000萬。】
【在唐朝,百姓能以肉餅為主食,人均糧食產量能趕上1987年的水平。】
【大唐的都城長安,更是整個世界首屈一指的國際化中心。】
【在長安城中,能看到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的人。】
【甚至為了管理老外們,唐朝還專門劃分了東市和西市。】
【無數外國人找了各種借口,隻為能成為長安的釘子戶。】
【那些胡人人人都害怕大唐,卻又人人都向往著大唐。】
【所以可想而知,當時大唐的威壓有多強。】
此時,彈幕彈出。
“上聯:玄武門對掏,誰贏誰太子;下聯:香積寺對砍,誰輸誰叛軍。橫批:以武會友。”
“據說現在公布唐朝疆域圖為了照顧周邊國家情緒,畫小了好多好多。”
“看看蘇定方和劉仁軌,戰績牛逼吧,史書都不怎麼記,那時覺得太平常了。”
“李靖:抱歉,打太快,史官來不及記錄了。”
“盛唐時期的文人,比武將還好戰。”
“唐朝是皇帝質量最高的朝代。”
......
朱元璋回憶著史書中大唐的盛況,心中有些感歎。
他在製定《大明集禮》時,直接就照搬大唐《開元禮》中“天子視學”、“養老禮”等儀式。
甚至將“九品中正製”的服飾,等級轉化為官服補子圖案。
製度的模仿,本質上就是對唐朝“禮法合一”治理模式的向往。
就連趙匡胤這位“杯酒釋兵權”的皇帝,為了防止唐朝末期的藩鎮割據,一直在防範著武將。
但卻延續著唐朝的“三省六部製”,並將其改造為“二府三司製”。
無論是服飾,還是製度,亦或是其他。
這都是後人向往的盛唐。
在各朝古人的感慨中,下一個視頻開始播放。
【有哪些看上去像是編纂的野史,但其實卻是真實的曆史。】
......
各朝古人看到這個標題,頓時就樂了。
後世的野史,不一定保真,但一定野。
像野史的正史,那一定野到沒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