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審查結束以後,無解的情況出現了。】
【因為王忠嗣遭受了一場無妄之災,就會生怨。】
【而唐玄宗心裡也知道,王忠嗣被冤枉,心中必定會產生怨氣。】
【在這種情況下,唐玄宗也不敢再讓王忠嗣回去領兵了。】
【唐玄宗擔心,若是王忠嗣心懷怨恨,真的可能會勾結皇子,接著便是領兵回來造反。】
【所以,最後唐玄宗將王忠嗣貶為漢陽太守。】
......
李世民極度無語。
唐玄宗怎麼儘乾一些糊塗事。
奸佞當道,借刀殺人,這種把戲都看不出來嗎?!
王忠嗣本來可以成為大唐鎮守邊關的一代戰神,卻蒙受了不白之冤。
白白挨了一頓打不說,自己明明從未有過半分不臣之心,但是卻失去了官職,也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一代戰神不能馳騁沙場,隻能去做太守,何其憋屈。
這偌大的江山,竟容不下一個忠誠的將軍!
李世民向著虛空白了一眼。
大唐有李林甫這等奸相,但凡有將星崛起,就害怕彆人回朝會威脅自己的勢力,就會有一番動作。
大唐不沒落才怪呢!
也怪不得安史之亂會動蕩那麼久!
大唐無武將啊!
......
【這樣的結果,無疑讓王忠嗣感到異常的憋屈。】
【於是,王忠嗣去上任之後,心情抑鬱,很快就急火攻心,暴斃而亡。】
【如此一來,李林甫終於鏟除掉了自己最忌憚的一個對手。】
【這就是真正精妙的權謀鬥爭。】
【我隻有在關鍵的時刻出手。】
【但是在我出手之後,你麵對的敵人,將會是規則。】
【而麵對規則本身,你沒有任何辦法反抗,也沒有反抗的能力。】
此時,彈幕彈出。
“這玩意重點還是在掌握規則的人手裡,重點還是唐玄宗的猜忌。這次是李林甫,下次還有張林甫,王林甫。”
“李林甫真是個奸相啊,感覺比楊國忠還壞。”
“王忠嗣不死,安祿山不反。”
“頂級的權謀都是玩心理戰術。”
“這個規則是皇帝。”
......
永樂年間。
朱瞻基思索片刻之後,緩緩說道:
“或許在審查完,王忠嗣沒有任何問題之後,唐玄宗給王忠嗣官複原職,甚至是因為補償而兵權增加。”
“這樣王忠嗣因禍得福,感覺到皇帝聖明,感到自己更勝以前被信任,他就對大唐愈發忠心。”
“大唐的結局,會不會就改變了呢?”
朱棣同意朱瞻基的說法,附和道:
“王忠嗣不死,安祿山就不敢發動叛亂。”
“也就沒有之後的安史之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