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太公也特彆識趣,所以根本不存在他對兒子指手畫腳這種事。】
......
李世民的臉色隱隱有些難看。
這不就是在點他名嗎!
某些太宗的父親!
沒完沒了的生娃!
不過,經天幕這麼一提醒,李世民又想到一個問題。
李淵這樣一直生娃,如今還好,才隻有幾個。
但倘若是時間長了呢?
萬一他多了十幾個,甚至是幾十個弟弟妹妹呢?
宗室的管理遲早是個問題啊!
畢竟李淵是曾經的皇帝,且在朝廷中仍有一定的影響力。
且在表麵上,他還是需要和李淵維持父慈子孝的場麵。
那他隻能分封李淵的子女到各地為王,來減少其對中央政權的潛在威脅。
而誰也不知道李淵的子女被封為王之後,是為禍一方,還是造福一方。
更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聯合在一起發動叛亂。
想到這裡,李世民頗感無奈。
李淵宮中,是萬萬不能留那麼多宮女了!
他又忍不住長歎一聲。
他的父親,怎麼不能像劉太公那樣懂點事呢?!
......
【和劉太公比,下一個太上皇的遭遇就慘多了。】
【西晉曆史上兩位最出名的皇帝,一位是晉武帝司馬炎,因為統一了三國,另一位就是司馬炎兒子司馬衷,因為他是出了名的傻。】
【司馬衷在位時,先是皇後賈南風專權,後來又爆發八王之亂。】
【到了永寧元年,趙王司馬倫篡位稱帝,尊司馬衷為太上皇。】
【這對太上皇和皇帝之間可不是父子關係。】
【相反,司馬衷論輩分是司馬倫的侄孫。】
【一個被人抓起來的太上皇,彆說提要求了,最後能活著被司馬越救回洛陽,已經相當不錯了。】
......
永樂年間。
朱棣突然感覺自己被內涵到了。
司馬衷和司馬倫,就相當於太上皇是晚輩,皇帝是長輩。
這不就等同於朱允炆和他。
而自己同樣也是通過靖難上位。
想到這裡,朱棣不禁在思考一個問題。
若是他活捉了朱允炆,他會給朱允炆封為太上皇嗎?
答案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