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皇帝讓謝皇後按照以往的規矩辦她的千秋宴,但是謝皇後為了展現她的賢惠,還是下令簡單地辦了下她的千秋宴。
所謂的簡單,就是中午的時候請妃嬪們和皇子們一起吃飯,下午一起看戲。晚宴,她和皇帝單獨過。
按照往年的規矩,皇後娘娘的千秋宴,要接受命婦們跪拜的,但是今年謝皇後取消了,把她的千秋宴辦成一個家宴。
皇帝見謝皇後這麼賢良,自然誇獎了她一番,並且賞賜給她不少東西。當天晚上,他還陪謝皇後一起用膳。當然,皇帝晚上也在昭陽宮留宿。
雖然今年的千秋宴辦的有些寒磣,但是收獲卻非常多,謝皇後還是非常滿意的。
謝皇後的千秋宴結束後,匈奴人便抵達了京城。
匈奴人到達京城的當天,皇帝並沒有召見他們。不僅如此,代王也沒有親自去接他們,而是派了光祿丞幾個大臣和幾個武將去接他們。
這次匈奴並沒有派王子們前來,前來的使者是新冒頓單於身邊的一個近臣,會說中原話。
匈奴一共來了二十幾個人,其中騷擾大周北境的人匈奴人有五個。根據匈奴人的說法,這五個人是土匪的頭。其他十幾個人都是匈奴王庭的人。除了使者身份高一些,剩下人的身份都不高。
這次匈奴來大周並不是來談和,也不是為了兩國友好來往,而是來刺探大周的軍情。
像匈奴這樣大搖大擺地來大周刺探軍情一事,按理說大周不應該同意,但是大周想知道匈奴人到底打什麼主意。還有,大周也很想狠狠地震懾匈奴人一番。
跟之前安南國那些國家來大周朝賀不同,這次匈奴人來者不善。整個大周朝堂,乃至民間的百姓都對匈奴人充滿了忌憚和戒備。
這幾天,皇帝在早朝上一直強調要給匈奴人一個下馬威,大臣們不能做出有失大周國威的事情。
如果有大臣做出有損大周臉麵的事情,他決不輕饒。
大周想要給匈奴一個下馬威,匈奴自然也想給大周一個挑釁,讓大周人懼怕他們。
自古以來,匈奴人野蠻凶殘慣了,並且經常南下侵犯中原,而且還成功很多次。不管是前朝,還是前前朝都打不過匈奴,並且一直都派公主和親。
新冒頓單於自然想延續以前王庭的榮耀,讓中原人臣服他們,並乖乖送來公主和親。
按照新冒頓單於的性子,他是想直接南下侵犯大周的,但是被他手下的大臣勸住了。
匈奴王庭的大臣聽說過大周皇帝不少事情,知道大周皇帝打仗戰無不勝,還知道他手下的將士一個個都非常驍勇善戰。他們並沒有和大周交戰過,不了解大周的實力,如果冒然進攻,說不定會敗。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先去大周查探情況。如果大周跟夏朝一樣,那他們就能打。如果大周比夏朝厲害,那他們就不能打。
其實,新冒頓單於並沒有收複全部部落,還剩下三個部落沒有收複。
這幾年,新冒頓單於一直在跟韓氏部落他們打仗,但是卻始終沒有打下來。韓氏部落他們非常頑強,也非常難纏,弄得新冒頓單於很是無奈。
如果再繼續打下去,勢必會兩敗俱傷。就有大臣建議新冒頓單於轉移目標去打中原。
不少大臣認為打中原比打韓氏部落他們容易。再說,打下中原就有很多錢和糧食,屆時拿去攻打韓氏部落他們。
至於韓氏部落他們會不會趁新冒頓單於去攻打中原的時候,攻打王庭,完全不用擔心。因為韓氏部落他們暫時沒有精力攻打王庭。
中原這塊肥肉,新冒頓單於不想放過。
對於匈奴,百姓們或許怕,又或許不少大臣懼怕,但是皇帝並不怕,不少將士也不畏懼。相反他們非常想打匈奴報仇。
如果不是皇帝不允許,幾年前沈虎他們就想去打匈奴。現在好了,匈奴人自己送上門來。
匈奴人來到京城,見識到大周的繁華後,紛紛露出貪婪的眼神。
在匈奴抵達京城的當天,趙曜好奇地跑出宮去看。他當時站在街道旁的一家酒樓的二樓靠窗處,盯著匈奴人好奇看。
來的匈奴人一個個高大威猛,全身上下散發出野獸般凶殘危險氣息。
京城裡的不少百姓跑到街道兩旁,好奇看匈奴人,結果匈奴人被嚇到了。
匈奴人看到百姓們眼裡和臉上的恐懼,心裡十分得意。他們決定在見大周皇帝之前,先給大周人一個下馬威。
這時,正好有一隻鳥在他們頭頂的天空飛過。其中一個匈奴人拿起弓箭,對準天空中的鳥。
光祿丞他們幾個大臣和幾個武將看到這一幕,紛紛都皺起眉頭。
百姓們不明白匈奴人要做什麼,麵上不覺露出懼怕的神色。
就在光祿丞他們要勸阻匈奴人時,匈奴人已經鬆開手中的弓箭。
箭矢鋒利地朝空中的飛鳥射了過去。
就在箭矢快要射中飛鳥的時候,匈奴人都露出得意的神色。
這時,從彆處飛來一支箭矢,射中匈奴人射出的箭矢。
砰的一聲,匈奴人射出的箭矢被射了下來,掉在了地上。
誰都沒有想到會發生這一幕,匈奴人和大周人都驚了。
射出箭矢的匈奴人先是驚得愣住了,他沒想到有人敢設下他的箭矢,也沒有想到有人會射下他的箭。他怔了下後,旋即轉過頭惡狠狠地瞪向方才射出箭的方向。
是誰射下他的箭?
趙曜見匈奴人朝他看了過來,並沒有放下手中的弓箭。他還故意地朝匈奴人挑了挑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