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不敢置信地瞪圓了一雙眼睛望著趙曜。他萬萬沒想到射下他的箭的人是一個小毛孩,而且還是一個長相過分漂亮的小鬼。
光祿丞幾個大臣和幾個武將見射箭的人是趙曜,準備向十殿下行禮,卻被十殿下搖手阻止了。
匈奴人正準備說什麼,光祿丞卻搶在他們前麵開口,質問他們是何意,是在向大周挑釁嗎?如果匈奴沒有誠意,那他們現在就可以回去了。
幾個武將目露凶光的瞪著這群匈奴人,一副馬上要乾掉的他們的表情。
匈奴來使忙對光祿丞賠笑,說他們並沒有挑釁大周的意思,方才是個小誤會。他們匈奴人在草原上看到天上的飛鳥,都會忍不住想要射下來,剛才不過是他們匈奴人的習慣。
其中一個武將皮笑肉不笑地說,他們大周人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喜歡射下射向天上飛鳥的箭矢。
如果匈奴人來到大周改不掉這個習慣,那麼接下來就不是射下他們的箭矢這麼簡單,而是會射中他們的腦袋。
匈奴人哪裡受到過這樣的威脅,一向都是他們凶狠地威脅彆人。他們一個個握緊腰刀,凶殘地瞪著大周的武將。
幾個武將完全不懼怕匈奴人,他們立馬拔出手中的刀劍,並且殺氣凜凜的指向匈奴人。
百姓們看到這一幕,一個個嚇得麵如土色。
匈奴的來使見大周人眼裡一片殺意,是真的想殺他們,而不是做樣子嚇唬他們。他心頭一凜,旋即立馬讓他的人坐好。
光祿丞冷著臉對匈奴的來使說,這裡是大周,不是草原,不是他們匈奴人撒野的地方。如果匈奴人想要在大周耍威風,那就彆怪他們不客氣。
匈奴人沒想到大周人竟然這麼強硬。他們在來大周之前,聽以前的長輩說中原人都是軟骨頭,稍微嚇一嚇他們,就能把他們嚇得屁滾尿流。可是,眼前的情況並不像長輩們說的那樣。
來的匈奴人也上過戰場,自然察覺到大周將士身上散發出來的血腥殺氣。這群大周的將士也上過戰場,並且殺過不少人。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殺意,完全不比他們差。
雙方對人還沒有打起來,但是氣氛卻劍拔弩張。
他們四周的人感受到這危險的氣氛,都變得非常安靜。彆說說話,就是大聲呼吸都不敢。
須臾後,匈奴的來使打破這個詭異又危險的氣氛,笑著對光祿丞說他們絕沒有挑釁的意思,都是誤會。
光祿丞冷冷地看著匈奴來使沒有說話。
匈奴來使轉過身用匈奴語對其他匈奴人說了幾句話,匈奴人麵上露出不忿,但是最終還是乖乖聽話放下握緊腰刀的手,收起身上的殺氣。
光祿丞又警告匈奴來使,這裡是大周,不是草原,希望他們能遵守大周的規矩。如果他們還像方才那樣挑釁,就等於在羞辱大周,屆時他們不會再客氣。
雖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他們大周是不會斬殺來使,但是其他人就不一定了。
匈奴來使被光祿丞這句警告嚇到了。看來,大周人真的一點不怕他們匈奴人。
他忙向光祿丞保證他們不會再做出方才的事情,大周的將士這才收起刀劍。
接下來,匈奴人非常老實,沒有再做出挑釁的事情,乖乖地跟著光祿丞他們去了驛館。
光祿丞讓匈奴來使他們先好好休息,等他們休息好了,皇上就會召見他們。
臨走的時候,光祿丞又一次地告誡匈奴來使他們,不要在大周胡來。如果他們傷害了大周的百姓,大周的律法絕不會放過他們。
匈奴來使說他們是來和大周交好的,絕不會傷害大周的百姓。
光祿丞沒有再多說什麼,他還要進宮向皇帝稟告。
幾個武將沒有跟著光祿丞離開,而是帶著一群士兵守在驛館。
光祿丞進宮去了禦書房,把迎接匈奴人後發生的事情詳詳細細向皇帝彙報。當然,包括趙曜射下匈奴人的箭,滅了匈奴人的威風一事。
皇帝聽了,哈哈的大笑起來:“乾得好,不愧是朕的兒子!”
站在一旁的孫奎聽了,也覺得十分痛快。
“對付這群匈奴人就要比他們狠,不然震懾不到他們。”
“皇上說的是。”
皇帝心情大好,滿臉笑容地說道:“對待他們不要太客氣,不然他們蹭鼻子上臉。”皇帝雖然沒有跟匈奴人打過交道,也沒有和匈奴人交過戰,但是通過細作傳回來的消息,他對匈奴人的性子還是有些了解的。其實,匈奴人跟流氓一樣。
對付流氓,就不能太客氣有禮,不然他們隻會把你的客氣當做軟弱可欺。對付他們,要比他們更流氓,這樣他們才會怕。
在匈奴人來到大周之前,不少大臣建議以禮相待,讓匈奴人感受大周的禮儀。然後,這群大臣被皇帝罵的狗血淋頭。
明知道匈奴人來者不善,還要以禮相待,腦子有疾吧。
大臣們還說以前的王朝都是這麼招待匈奴的,結果被皇帝指著罵。皇帝說這是大周,不是夏朝,也不是陳朝。他不管夏朝他們是怎麼招待匈奴的,但是在大周,匈奴人不是客人,而是土匪。對待土匪,不需要禮儀,隻需刀劍。
二更來了。
文臣們:皇上,我們中原是禮儀之邦,自然要要以禮相待,這樣才能彰顯出我們大周的氣度。
皇帝:媽的,你們這群人腦子有疾吧,竟然還想著以禮招待匈奴人!要不這樣,朕直接把你們送給匈奴,讓匈奴感受帶你們的禮儀?
文臣們:皇上饒命。
最後還是求月票!求打賞!求留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