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慣例,把慕正光的分數由高一下學期的580壓低到高二下學期的510,這時產生的遺憾足以形成牢籠,然而崔昀清並未看到遺憾牢籠,這太反常了。
慕正光在現實世界裡和在遺憾世界裡的表現都能證明他把分數看得很重,他的家人也把分數看得很重,但他卻能心平氣和地接受510,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在他的思維、他的意誌、他的想法中,有特殊的東西在支撐著他,成為他的力量,這些特殊的東西不是愛情,它們甚至與徐縈則沒有絲毫關係。
崔昀清暫時忽略了“特殊的東西”。遺憾世界裡的日期,馬上就要追上現實世界裡的日期了,她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慕正光和徐的下一次漫長的重逢。
楊樹雨給她定了很多規矩,有些規矩是可以突破的,比如說能否改變一個人的思想。
也有些規矩沒必要突破。
楊樹雨讓她不要在遺憾世界裡添加大多數人不會遇到的小概率事件,這很容易做到。在高中時期,遇到一些能影響成績的老師,這可不是小概率事件。
無論是在現實世界還是在遺憾世界,慕正光都遇到了這樣的老師。
比如說他的化學老師。這位老師是其他班的班主任,上課時講到了很多課本以外的東西,慕正光對他的課很感興趣,多花了些時間學化學,從那以後,他的化學分數就一直居高不下。
崔昀清看了遺憾世界裡發生的事,她也覺得這位化學老師很有意思。
他批改試卷時會用到一些英語單詞,例如fntstc、bzrre。
他在上晚自習時,頻繁在教室裡走動,有一次,他路過慕正光的身邊,他誤以為慕正光打瞌睡了,後來發現是誤會。
當時慕正光正在寫化學試卷,所謂的打瞌睡,其實是沉思。化學老師發現了這一點,他找人借了支筆,在試卷上畫了一個勾。
有人能讓他的分數上升,當然也有人能讓他的分數下降,這兩種人都存在。
在遺憾世界裡,第二種人大量存在。
數學老師講概率講得似是而非,講導數講得讓人昏昏欲睡。
至於那位英語老師,她太喜歡和學生互動了,那位生物老師也一樣。這兩個人,一個讓他的分數下降,一個讓他的分數上升。
崔昀清認為她這麼做並不過分。她沒有給慕正光安排更危急的形勢、更惡劣的遭遇,她也沒有給徐安排這樣的形勢和遭遇。
楊樹雨讓她不要用遺憾世界裡的人冒充、取代現實世界裡的人,她也做到了。慕正光所處的遺憾世界裡,沒有徐縈則,隻有和徐縈則長得一模一樣的徐。
儘管慕正光記不得徐縈則,但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當他退出遺憾世界時,他在現實世界中掌握的一切信息就都會回到他的思維裡。
遺憾世界,2021年8月9日,高中開學。
現實世界裡也是這樣。
慕正光和徐分到了同一個班,高三(22)班。
一切仿佛都沒變。
開學第一天,學生們自己搶座位,搶到哪個算哪個。但搶來的位置並不穩固,要不了多久老師就會重排座位。
慕正光搶到了第四排的位置,徐搶到了教室中間第三排的位置。
慕正光在分班名單上看到了徐的名字。人名是按照期末考試成績排的,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分數從高到低。紙上共有四列姓名,徐的名字在第二列中間,他的名字在第三列頂端,由此可以推斷出,徐的成績也遠不如中考之時。
老師重排座位,慕正光和徐都離開了中間位置,坐到了教室左側靠過道的位置。兩人在同一列,徐在第三排,慕正光在第五排。
時隔兩年,兩人已不再是相談甚歡的好朋友,更何況此時的成績也並不令人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