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雖然沒有完全去實地考察看過,但他也是能知道一個大概的。
當李昭和李隆都要求他多養一點豬時,他並沒有拒絕,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兗州的豬很多,非常多!
除了供應兗州本地的需求之外,還可以供應外地的需求。
拋除這些外,兗州剩餘的豬肉便會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便是留下做獎勵,這也算是老傳統了;
第二部分便是留著給王府內的人食用,這是李青要求的;
第三部分,則是存量最大用來做煙熏豬肉。
李青不僅將養豬的大業給包攬下來,更是將規模進一步擴大。
接下來,李青準備將研究的方向轉換一下。
因為他自己已經把稻米和麥種的產量又進一步提升了。
之前,兗州這邊沒有拿到交州的雜交水稻時,全國各地的水稻產量一直都沒突破八百斤。
李青就是在雜交水稻之後成功的,比雜交水稻的產量不遑多讓。
“走吧,去看看其餘的研究區域。”
李青現在轉頭研究養殖牧草產業去了,若是能將這些產量也給提升,那自然是極好的。
……
滄州。
地處武國北方,與蒼國的最南部接壤。
這裡也有著兩國之間的最大商貿集市區域。
不過,真正的集市商貿區主體都是設立在蒼國境內。
原本,大家都是想著要設立在武國境內,也比較方便。
但後來經過多方協商,最終放在了蒼國境內,也算是給足了蒼國麵子。
當然,蒼國也變得有安全感。
武國考慮主要是因為如下幾個原因:首先,就是蒼國的人動不動就喜歡搶奪,如果他們一旦不如意了,想要掠奪一下武國了,將這個集市開在武國境內,這不就正好給了蒼國人機會嗎?
如果集市是在蒼國境內,能最大程度的扼製這種災害發生,因為蒼國一旦進入武國境內,那就是如入無人之境!
這不是好事!
至於在蒼國境內,隨便蒼國怎麼折騰,反正最後真的被搶了,最後也得是蒼國人自己掏錢來重新修建。
其次,就是武國之前就為國戰做準備。
李昭很清楚,邊境的防禦是最大的麻煩。
雖然滄州這邊也有險峻山脈這些,更多的區域都是無險可守的狀態。
因此,大城和城牆便是主要的守護力量。
但這對於天然有著騎兵優勢的蒼國來說都不是事兒,我蒼國也不一定非得要攻擊你們武國的城池,我們直接攻擊你們的荒野地帶。
這對於滄州來說是非常麻煩的。
滄州邊境,種植了大量的樹木,防止的就是騎兵的衝陣。
當初李昭的水泥雖然還沒有研究出來,所以隻能種樹。
但李昭知道,一旦研究出來,這種麻煩就會改寫。
果然,當這些東西出來後,李昭就立即讓水泥還有工人直接運送到北方。
集市貿易區域是在蒼國境內,集市能吸引走大部分的注意力。
因此,滄州邊境的各大城池重新修建工作,就在水泥的到來之後悄然啟動。
滄州城的城市風化還有遭受攻擊的程度是最嚴重的。
因此,這次是屬於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