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官差押運著見首不見尾的隊伍走來。
金銀珠寶全都是用板車拉著,每一輛板車上都放著兩個大木箱。
蕭京昭有意讓百姓看看從前的官吏都是些什麼貨色,他讓官差打開木箱,讓百姓一飽眼福。
隊伍浩浩蕩蕩地往宮裡走去。
陽光下,木箱裡的白銀如同雪花般地閃閃發光。
金燦燦的黃金有一百餘箱,珍珠瑪瑙和玉器更是多不勝數。
每一個木箱上都標明了查抄出處。
有書生看得義憤填膺,看著木箱上插著的標簽念了出來,“工部侍郎何進忠,太仆寺少卿馮濤,工部侍郎申鼇……”
“這些都是誰推舉出來的官吏?他們結黨營私,後麵肯定還有更大的貪官。”
“對,一個正五品都貪了這麼多,一品二品豈不是貪得更多?”
“就是,從前那些貴妃的娘家人呢?是不是也讓新皇查一查?”
百姓的怒罵聲很快把書生念名的聲音淹沒。
見官差沒有阻攔百姓怒罵,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就隻差沒喊出衛丞相的大名了。
有的老百姓不識字,可也分得清官職大小。
有人怒罵出聲,“真他娘的荒唐,難怪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一個太仆寺少卿都能貪那麼多金銀財寶,燕南王早就該打回京城取代昏君。”
“還是仁宗皇帝高瞻遠矚,蕭家人才是天選的真龍天子。”
“被揪出來的貪官都要抄家流放,新皇也仁慈,沒有砍了他們的腦袋。”
新皇以雷霆之勢清理貪官,整頓朝綱,大快人心,百姓拍手稱快。
蕭京昭早朝時頒布了軍餉募籌,官吏們得知收繳的贓銀全都充盈了國庫,這才回過神來。
原來募籌是假,讓他們自個兒交出銀子是真。
皇上還讓戶部負責收款事項。
宮門前的人群散去,不一會兒,有官吏三三兩兩地從宮裡走了出來。
“王大人,你看這事,咱們出多少銀子合適呀?”一個中年官吏猶豫了一下對走在前麵年長的官吏拱手相問。
“皇上又沒說出個具體數目,這事不好辦。”年長的官吏轉身無奈地攤了攤手。
“若說軍餉,剛才收進國庫的金銀就夠了,皇上這是變著法的敲打咱們,實在不行先看看內閣大臣上交多少?咱們品階低的就量力而行。”
禦書房裡,蕭京昭手拿一封信看了兩遍。
“嗯,不錯。”
他抬頭向外喊道:“來人。”
向鬆和向陽快步走了進去,“皇上有何事吩咐?”
蕭京昭把信往書桌上一拍,“傳話下去,收網。”
向陽大喜,樂滋滋地道:“是藺公子要到京城了?”
“明日就到。”
傍晚時分,丞相府的大廳聚集了十餘人。
“大哥,怎麼辦?糧鋪酒樓的掌櫃全都抓進了衙門,這會兒官差或許正在往老宅的路上。”
衛氏家族的三房也參與其中,今天宮門前的陣勢他也看見了,他有些後怕地看向衛丞相。
“你們慌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現在京城的米都在咱們手裡,若皇上他不留情麵,你們咬死也彆說出倉庫的位置,看他拿什麼去平息百姓的怨氣。”衛丞相掃視了族人們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