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集 第一章 追蹤_征服天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征服天下 > 第九集 第一章 追蹤

第九集 第一章 追蹤(2 / 2)

推荐阅读:

白衣女子看得臉色大變,不及細想,手中長劍劈空而出,一聲尖利銳嘯隨劍而生,長劍化為雷電,攻勢滔滔不絕,在這狹窄的洞口儘情施展劍羅十三式的秘奧絕學。

長劍如毒舌吐信般急劇的抖動一十三次,青瑩瑩的光華連串流瀉,完全封鎖了來人的正麵,在這狹窄的地方,長劍毒辣的攻勢憑空多了三分淩厲。

“阿彌佗佛”,來人低眉輕喝了一聲,佛門真氣貫入衣袖之中,袍袖一鼓,輕輕揮出,無可抗拒的巨力湧來,本是迅捷無倫攻到的長劍,被大力壓製得無法再進半寸,不斷發出如切巨木的怪嘯。

更要命的是,在這股巨力的壓製下,白衣女子隻覺得胸前一陣鬱悶,氣血不由自主的翻騰。

迫不得已之下,白衣女子一聲輕叱,劍尖斜向一展,施展出劍羅十三式中的“劍環於風”,長劍微微顫動十二次,每顫一次則橫移半分,一連十二次即將那股大力輕輕的卸在了一邊,然後長劍就要抽回重組攻勢。

來人暗暗稱奇,沒想到劍羅山莊絕學果有其獨到之處,竟能將虛妄真力卸開,不過她要是想就此收劍,那也太小看這佛門功法了。

袍袖直直一拍,波浪起伏,三股巨浪從袖中再次湧出,回旋呼轟中,將長劍牢牢的定住。長劍在來人身前空自轉動,劈開巨流,就是無法收回。

白衣女子心中的震驚已經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眼前這人是神仙嗎?隻憑一支袍袖就可以將自己長劍製壓得無法動彈。她不及細想,長劍一立,兜胸怒射,猛不可擋。這一手是劍羅十三歲式中最威猛的“劍絕飛龍”。

一根手指從袍袖中伸出,迅速射至的長劍速度倏然變緩,手指輕曲微彈,正中裂空而至的長劍劍脊。

“當”的一聲巨響震起,長劍“嗡”然一聲狂顫而下挫。白衣女子胸中氣血一陣湧動,狂奔的真氣似要脫出經脈,手心卻僅是微微一震,從劍身上透過來一道純陽真氣,泊然而行。

這道純陽真氣所過之處,翻騰的氣血立時就安定了下來。白衣女子雖大驚卻又是大奇,世上還有這種武學?

她還沒有覺得身體有什麼不對,就發現自己被對方的大力推了出去,同時間手中的長劍再也拿不住,“錚”的一聲,脫手飛出,被對方輕輕的拿在手裡。

一時間,白衣女子魂飛魄散,沒想到來人的功力如此之高,竟讓自己毫無還手之力,不過三招,長劍即已脫手。

孰不知來人的心裡也是驚歎,沒想到這白衣女子的身手如此之強,在強行壓下傷勢後,攻勢還有如此水準,自己用上了佛門兩大絕學,這才將她製住。

終於看清了人影,這慈眉善目的和尚正是主角我所扮。

“女施主不必驚慌。”我臉上故作泰然,微退了兩步,以懈其心,臉上則浮出了“慈詳”的微笑“說來,兩位女施主與老納也算有半麵之緣,不久前我們還相遇過。”

白衣女子好不容易才鎮定下來,知道對方並無意傷害自己,不然在剛才一個照麵間,對方就可以將自己重創。但知道是一回事,說不驚心則是不可能的。她搜腸刮肚,也未想出天下有誰能有這等功力。

聞聽我言,白衣女子臉上浮現起詫異神色,上下打量了這一位“高僧”。

灰衣納鞋,普通佛珠,頭上無帽,一切都很平常,走入寺廟,處處皆可見得。她秀眉輕輕一聳“大師是……?”白衣女子覺得自己並不認識眼前這位“高僧”,近期更是沒有見過和尚。

“女檀越忘了嗎?先前與那三個魔族相鬥時的情形。”看著白衣女子困惑的臉,我輕輕搖著頭,淡淡的道。將此事點出,有助於我取得對方的信任。不過對方也不是簡單人物,單憑此點恐怕還無法取信於她。

白衣女子這才恍然大悟,剛才的印象與魔族相鬥時的印象相重合,確定了眼前的和尚正是自己與小姑子的救命恩人。白衣女子臉上露出感激的神色,不由的拜了一拜,向我道“梁若真在此先謝過大師對我們姐妹倆的救命之恩。”

我大剌剌的受了這一禮,當然臉上還得露出那柔和的笑容,嘴裡說道“女檀越,不用多禮!老納與龔結平老施主也算得上是神交之友,他門下的弟子,老納焉能不加照拂。”

龔結平正是劍羅山莊上兩代的莊主,當代莊主的大伯的父親的大哥,梁若真是劍羅山莊當代莊主龔利行的師姐兼老婆,而那個黃衣女子則是龔利行的三妹,名叫龔意曼,拜在一個神秘門派之下,修習劍術。

“多謝大師。”白衣女子感激得再次拜了一下,但這一拜不自禁的觸動了傷勢,柳腰僵硬了起來,全身劇痛不止,似連背部的傷口也流出了血,但梁若真還是強忍著,站直了腰。

“龔結平老施主好嗎?唉,已經多年未見他了!”我感慨起來,然後隨口講了幾件龔結平比較得意,卻又很少人知的事。

這一來,梁若真再無懷疑,相信我與其師祖一定有著良好的關係,不然我怎麼會知道這些少有人知的事。她又怎知,劍羅山莊很多事已經被東西廠通過各種手段給刨了出來。

視我為長輩的梁若真向我介紹了一下自己的身份,並且也介紹了龔意曼。

“沒想到都是故人子弟。阿彌佗佛!”我低吟了一聲佛號,轉頭望了一眼坐在地上調息的龔意曼,說道“相見即是有緣,就由老納祝龔施主一臂之力吧!”

話音剛落,身形飄起如遊魚般一曲又折,從梁若真身旁掠過,落在了龔意曼的身邊。

梁若真並未出劍攔阻,她清楚的知道,就算要攔也無法攔住,我那一身鬼神莫測的功力,已經深深的將她給震懾住了。

在龔意曼身旁,我仔細的觀察了一陣“這是魔族的可怕絕學--暗死魔氣,對人體傷害相當可怕,若不驅出,後患無窮。”

“還請大師出手,助我曼妹一臂之力。”

“當然!”我伸手按在龔意曼的頭頂百會穴上,身上微微毫光閃閃而出,佛光大法施出,一股暖流緩緩卻綿綿不絕的輸入龔意曼的體內。

正在調息中的龔意曼正全力驅逐暗死魔氣,但進展緩慢,暗死魔氣聚集在胸前,全力抗拒著龔意曼的內氣。就在雙方相持不下時,龔意曼隻覺得腦門一暖,精神力大振,體內真氣如受感應,也同時大盛起來,靈活異常,左右穿行。

暗死魔氣被全麵逼退,不久就退入氣中穴固守,本來還有些攻擊力的暗死魔氣,轉為全麵防禦。

緊接著一股浩蕩的暖流從腦門的百會穴奔流而下,經脈的暗死魔氣一與這股暖流接觸,立時灰飛煙滅,再無害處。

不久,這股暖流與龔意曼的內氣真力會合,二氣合攻暗死魔氣,魔氣隻要一接觸這股暖流,就如暴露在陽光下的堅冰一般,用不了多久,就化得無影無蹤。

道、佛兩家的純陽正法,先天上就是這種死邪之氣的克星,暗死魔氣縱使再強,也受不起這佛門大法。

不到一刻鐘,龔意曼體內的暗死魔氣大部分被消滅,體內已無大礙,隻需在十天內,將剩餘的暗死魔氣驅逐出體內,或者化掉即可。

龔意曼長籲了一口氣,睫毛微微一挑,睜開了眼,略帶感激的看著我。

梁若真忙將我的“身份”向龔意曼說明,並指我對她們二人的“恩惠”。

見龔意曼目光有些流轉,我忙運起真心大法,臉上露出坦蕩神色,龔意曼本來還有些懷疑,但此時看了我的麵容後,就失去了所有的戒心,下意識的把我當成了她家的長輩,再加上我的救命之恩,龔意曼再無一絲疑心,與梁若真兩人再次以後輩之禮見過我。

“不用多禮了,你們倆還是快點將暗死魔氣驅逐出體內為宜,在此洞中危機四伏,你們需要抓緊時間。”我臉正容肅,微帶擔心的,接著又慈詳的看著二女“這裡是兩粒真靈丹,對陰邪真氣所造成的傷勢略有奇效。你們倆各服下一粒,快點運功吧!老納來為你二人護法,萬事無用擔心。”我掏出兩粒丹丸遞給了龔意曼與梁若真兩人。

此藥呈深紅色,如小指頭般大小,有股奇異的香味,聞之令人心情振奮。

龔意曼接過丹丸,感動的看了我一眼,說了聲“謝謝”,然後就重新坐在地上。丹丸入口即化為液體,龔意曼運起真氣,運功驅除殘餘的魔氣。剛才隻是將主要的魔氣驅逐了,還有部分剩餘的魔氣殘存在體內。

梁若真接過丹丸後,還有點猶豫。

我慈詳的笑了一聲道“若真,你不用擔心,也運功驅逐魔氣吧!警戒的事就交給我好了。”倚“老”賣老的叫她一聲“若真”正常的很,所以梁若真也沒有什麼反應。

梁若真點點頭,不再猶豫,有這此位大師在此,當不慮敵人來犯,若這位大師阻擋不了,加上自己恐怕也是不行!有此覺悟,梁若真沒有再多加考慮,直接服下了丹藥,然後盤膝坐下運功。

一見兩女全部坐下調息,我心中暗歎,摸了摸鼻子,原本盎然的佛氣蕩然無存。

“現在的女人怎麼這麼好騙,我說認識你們長輩,你們就信以為真了?連一個陌生人給的東西你們也胡亂吃。記得姑姑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說過,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要吃,這兩個女的這麼大了,怎麼連這種道理都不懂。雖然我給的也不是什麼毒藥,但也不能這樣啊!”我喃喃自語“真是,幸虧你們吃的是春藥,不會沒命的。”

說來,這春藥確實可以克製暗死魔氣,聽名字也知道暗死魔氣主“死”,激發人體內死氣為己用,吞噬生氣,從而達到克敵製勝的作用。

而春藥相反,是激發人體內的生氣,從而產生極大的欲望,與暗死魔氣正是一雙大對頭。

用春藥來製暗死魔氣,確實對症,隻不過春藥激起欲望,在運氣時會引發心魔,這對運功進程會有極大的阻礙。

此外,春藥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副作用太大,欲望一發就不易壓製,當然這種副作用我是不會放在心頭的。

梁若真趺坐在地上,正全力消滅暗死魔氣,看著她豐滿的身體,我直流口水。淫邪的我笑了笑,在洞口處張開一個強力結界,然後再調出一隻彎角怪來守衛。

一切布置好後,我先來到龔意曼的身後,左袖微微一張,粉紅色的氣體由袖中泄出,從其身體的毛孔進入其體內。過了一會,龔意曼的身體就出現症狀,麵容微微有些抽搐,額頭一片豔紅,坐定的身軀也微顫起來。隻是她功力深厚,正調運全身功力,竭力壓製心魔。

我滿意的笑了起來,轉身來到梁若真的身後,左手伸出,抵住梁若真的脊心穴,佛光大法再次施出,暖流注入到梁若真的體內。

不到半盞茶的功夫,梁若真體內的暗死魔氣幾乎全被消滅。但隨著真氣的流轉,春藥的效力已經展開,藥力滲透了全身。雖然在佛光大法的壓製下,春藥無法發揮其霸道的力量,但隻要我再點一把火,就可以將這梁若真燃燒起來。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