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當年夏育征伐鮮卑時戰敗的俘虜出身,曆經坎坷,要麼是逃亡到河套成為自由人,要麼是立功自贖,再要麼被其他家族贖買後招為女婿。
總之,都是生長在塞內的人。
關隴如今又有黑大司馬這樣的強者,不管是鄉土情結,還有草原投奔、依附強者的生存常識,都在督促他們遠離凶險,去積極擁抱更好的生活。
畢竟搞外交的,眼界寬闊,洞察力強,自然也有一顆很難羈縻的心。
趙基之後,其他人也是紛紛表態。
哪怕沒有現在爭執,他們也有跳槽的想法。
草原之上,脫離沉冗衰敗的部族,去依附新興的強者,本就是正常事情。
自步入六月以來,各處都在舉行盛大集會。
這是一年之中水草最為豐美的時刻,遊牧生活中,這種時候也是物質壓力、精神壓力最輕鬆的時刻。
不說射獵一些小動物,光是每天拾撿的草菇就能吃個肚圓。
河套諸部大致算下來,能分為東套與西套,東套目前因鮮卑與匈奴長期交戰,又能細分為前套、後套。
河套,就是黃河拐彎‘幾’字形上,目前所謂的河套諸部,就是西套諸部,即寧夏平原。
他們打不過向西擴展的鮮卑人,這才抱團居住在西套附近;東套分出來的前套就是五原地區,後套就是朔方地區,夾在了西套與前套之間。
五原地區是匈奴活動的範圍,朔方則落入西遷的破落鮮卑部落手裡。
對鮮卑各部來說,活不下去,部族競爭失敗逃亡,又或者是繼承人鬥爭失敗,都會導致一股股部族向西遷徙、開拓,去跟西邊的遊牧部族爭搶生存資源。
檀石槐之後,鮮卑西拓的進程放緩,無法集結部族全部力量進行西拓。
所以西遷的鮮卑人雖然是有源之活水,但已經衝不動抱團的西套諸部;鮮卑人全力進攻時,匈奴人或羌人又會伺機北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