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穀舊關,夕陽懸在關頭,曹軍魚貫而過,企圖乘夜進兵。
曹仁駐馬關前,抬手遮住夕陽殘光,望著遠近地勢變化。
論險峻,秦時函穀關最為險要、易守難攻。
入漢後函穀關西遷,新的函穀關處於帝國腹心區域,起一個捕盜的作用,所以不需要考慮軍事防守。
因而新的函穀關徒有其名,實際上不具備什麼關鍵影響力。
曹仁思索之際,後麵一支軍隊抵達,領隊的韓浩驅馬到曹仁身邊拱手:“督軍。”
“元嗣來的正好。”
曹仁調轉馬頭背對函穀舊關,握著馬鞭斜指西麵:“那甘寧從弘農東遷到陝縣,又東遷以澠池為前據大營,這是想恢複函穀舊關。”
韓浩想了想也是點頭:“如此說的話,那也就合理了。其若能進據、修繕函穀舊關,河洛之地豈能安寧?可見征剿此賊勢在必行,曹公高瞻遠矚,非常人所能及。”
對此曹仁隻是笑笑,就對韓浩說:“既然元嗣來了,這裡就交給元嗣。”
“是,督軍請。”
韓浩展臂,曹仁才調轉馬頭沿著函穀道而進,三百餘騎跟隨。
曹仁走遠了,韓浩才調度他督領的中軍各隊,中軍各隊按著規劃的行軍順序依次而進。
這次作戰,曹仁依舊是前鋒;但曹真、曹休、夏侯尚這些人已經在前線偵查完畢。
所以進兵時曹仁為前軍押後,這樣抵達前線戰場時,曹仁能儘可能糾集掉隊的吏士,也能掌握實際的兵力信息。
曹仁為前軍,曹操自領中軍,以史渙督領後軍做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