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馳道上,捷報急遞狂奔。
來新豐找朋友的杜畿拉著駑馬韁繩,扭頭望著二十幾步外禦道正中疾馳的信使與副騎,不由想起了去年沿著馳道往來狂奔的大司馬與太史文恭將軍。
現在想起來,杜畿感慨不已。
心中多少滋生一些失落情緒,但也覺得大司馬對自己是很有誠意的。
總覺得那個留守長史崔州平很快就會完蛋,他對自己的判斷很有信心。
可崔州平完蛋後,誰合適接替呢?
反正自己不是很想,天下形勢多變的根由就在於摸不清大司馬的底線。
崔州平或許隻是試探底線的一顆石子,這或許也是崔州平自己樂於接受的一種命運。
反正自己杜家比不得關東大姓、冠族家大業大,真沒必要去試探什麼底線。
如果機會擺在麵前,一定要拒絕。
默默告誡自己,杜畿不由想到了蘇則。
蘇則始終都沒追上大司馬,大司馬去上郡準備出塞時,蘇則就去追,沒追上,現在應該追到了河西。
前段時間大司馬返回甘泉山,也不知道蘇則有沒有跟著往回來追趕。
如果往回追趕的話,大司馬又返回河西,這如果再錯過的話,以蘇則剛強秉性,會不會惱恨羞怒的飲劍,來個痛快一了百了?
杜畿思索著,重新翻身騎上駑馬。
他的目的地是新豐郊外的一處田莊,這裡羈押、收治了一批太原、河東從叛豪強的親族、家眷,其中有幾家是京兆尹張時上任時帶來的鄉黨、友人。
這些人跟著張時一起突圍時被太史文恭擊斬,後來家中子弟響應王淩號召從叛,家眷族人被牽連,貶為奴隸後分配到了各處田莊。
杜畿來田莊也隻是送來兩袋糧食,沒有這些糧食,這些奴隸也餓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