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劉備軍中,除了前三排弩手外,後麵全都是閃亮亮的一片鎧甲大軍,沒一個不披鎧的!
這劉焉老兒是把所有軍官將領都集中起來,想來個最後一搏麼?
但是哪裡來的這麼多軍官呢?啊,對了,之前與黃巾軍作戰失利的漢軍大多潰逃到了涿郡這邊,劉焉這是把大半幽州的將領都集中起來了啊!
程遠誌自己知道自家軍力,他麾下的黃巾軍號稱五萬,實際大約隻有三萬多(每天都有新成員加入,老成員死亡,再加上手底下人大多不識數,所以根本沒法統計具體數量),而且其中大半都是協裹來的百姓。這些百姓在戰場上除了充數外什麼作用都不起,在打順風仗時尚且總找機會逃走,一旦遇到逆風仗,這些百姓瞬間就會把隊伍衝垮。
這可有點不太好啃……唉,要是那個文士還在就好了。之前自己在大興山擊敗劉焉,靠得就是那個被自己抓來的文士的主意。可惜在事後慶功宴上,自己手下這幫崽子鬨得太瘋,把
那個文士用酒灌死了……
程遠誌正思慮著,那邊劉備軍卻叫起陣來
“反國逆賊,何不早降!”
程遠誌登時氣得大罵“他xx的,這劉焉老兒著實可惡!就這麼點兵還敢叫我早降,真是不知死活!”心說我還沒叫你們早降呢,你們倒搶起我台詞來了!
立刻下令道“鄧副帥你去給我宰了他們!”
鄧茂也氣得不輕,不過他比程遠誌要稍微冷靜些,知道敵人有點難啃,於是雖然聽令帶一部分兵殺了過去,不過自己卻沒有衝在最前方,而是放緩馬速,讓手下先試試這些“軍官”軍的深淺。
劉備軍這邊,劉備悄悄對關羽張飛說道
“二弟,三弟。”劉備指著程遠誌和鄧茂說,“你們看到那兩個人了吧,那兩人應該就是賊寇的頭目。到時候一有機會,你們就上去斬殺那兩人。擒賊先擒王,隻要他倆一死,賊軍自亂!”
二人同聲答應“放心吧大哥!”
鄒靖則開始指揮弩手準備作戰。弩弦早在黃巾軍剛出現時就上好了,隻待發射即可。
鄒靖分析了下敵我數量,決定采用輪射。即第一排先射,射完立即退後上弦,同時第二排開射,第二排兵射完退後上弦,第三排再射,等第三排也射完了,第一排也上好弦了可以射擊了。其實這種戰術很早就被發明出來了,在後世也被稱作三段擊,用在火繩槍上。還有人在爭論這戰術到底是明朝沐英發明的還是日本戰國時期發明的。卻不知這真不是什麼特彆了不得的東西。
“所有弩手聽令!”眼見敵軍進入我方射程,鄒靖立刻下令。
“甲組,角度三,射!”第一排弩手將弩上舉,進行了一輪拋射。
弩拋射的效果不如弓,主要原因在於弩矢相對箭矢要重一些,拋射的不遠,但並非不能拋射。一時間,黃巾軍中慘叫聲此起彼伏,三百多弩手第一次的拋射命中率不到三分之一,所以僅僅造成了幾十人中箭。
“乙組,角度三,射”
“丙組,角度二,射”
“甲組,角度二,射”
“乙組,角度一,射”
“丙組,角度一,射”
角度三為最遠拋射,角度一則近乎平射。最後一次射擊時,由於距離夠近,弩矢命中率達到了將近九成。
“全體弩手後撤!”
再繼續射擊下去,弩手就會有危險了。所以在每人射了兩箭後就撤退了。如果這些弩手士氣夠高,那麼他們還是有機會再射一輪的。
弩手迅速撤下,劉備軍的戰兵則握緊武器,準備接戰。
但令劉備等人沒想到的是,敵人也撤了。
s程遠誌的經曆是在惡搞誰,不用我說了吧?好吧,還是說下,《碧血劍》主角袁承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