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軍師!
趙二問管水“他們平時有向縣裡彙報嗎?”
管水搖頭道“極少。鄉裡與縣裡的聯絡不多,平時除了收稅和徭役,一般沒什麼往來。雖然鄉間的亭長、裡正皆有彙報匪情的職責,但他們往往也不會主動多事。畢竟以往縣裡接到這種彙報都是不管的,他們彙報了也沒有作用,反而還有可能遭到匪寇的報複。”
趙二歎息一聲,心道這縣官不作為,導致對縣裡的基本控製都失去了,怪不得之前黃巾軍可以輕易攻破縣城。沒有鄉間支持的縣城,就是孤城一座啊!
於是趙二下令道“你下去準備準備,本官明天開始要下鄉巡視。”
管水那邊需要準備什麼不清楚,反正趙二這邊沒什麼需要準備的。他孤家寡人一個,沒啥隨身東西。據小吏說鄉間亦有吃住的地方,趙二什麼都不需要帶。
第二天,趙二帶著管水和幾個吏員,以及一隊戰兵出了縣城。本來隻是去鄉間詢問消息的話,是不需要帶兵的。但根據自從上任管縣以來的這些日子的情況來看,趙二深感帶著兵好辦事,所以還是帶上了五十個士兵。
與此同時,縣衙內。
“老趙!趙二!狗縣尉!特麼人跑哪兒去了?來跟俺去喝酒!”張飛四處嚷嚷尋找趙二。
關羽製止他道“彆找了,雙飛一早下鄉去了!”
“哦,那就算了!”
趙二自從來到管縣,倒是第一次來到郊外,目光所到之處,儘是阡陌一片。農民們都在地裡忙著耕種,一片繁榮平和之象。
趙二見了,心情也不禁愉悅起來,先是放慢了馬速,而後乾脆下馬,牽著趙三行走。邊走邊四處觀瞧。有時還停下來同路邊的農夫、老者聊些日常生活話題,顯得十分輕鬆愜意,好似遊玩一般。
“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趙二一高興,還唱起歌來。這歌當初在電視上播放的時候,趙二特意學著唱過,所以現在還記得。
一個老者問道“大人,此歌琅琅上口,其詞蘊含哲理,敢問為何人所做?”
趙二本想說自己做的,但又一想,一穿越就抄襲彆人詩歌什麼的,太無恥了,自己不屑為之。但你要跟他說是諸葛亮作的也不妥,現在諸葛亮八成還是個小屁孩,沒準還沒出生!(諸葛亮我四歲啦!)這未卜先知的事情,還是不要亂玩比較好。
於是趙二便隨口答道“琅琊諸葛珪。”
諸葛珪就是諸葛亮他爹。
管水聽了若有所思道“前任縣尉諸葛暗有門遠親就在徐州琅琊,似乎就叫諸葛珪,做過泰山郡丞。”
“可能就是他吧,哎呀想不到那胖子竟然還有這門親戚。”趙二也沒見過諸葛暗,隻聽說過縣裡彆人對他的描述,是個貪婪的胖子。
就這樣慢慢遊玩著,終於在快中午時,到達了最近的一個亭舍。“
亭”是鄉間的基層單位,漢製,百戶為一裡,十裡一亭,十亭一鄉,每亭設公舍一間,供行人止息和往來公文之用。亭者,停也。這亭舍就相當於後世的驛站,可以供來往者歇息、居住的。不過規模就比驛站小了些,趙二幾人倒罷了,那五十戰兵若是想在此住下,是決計擠不下的。
此亭亭長是個中年人,因在本亭頗有威望,故被舉為亭長。亭長平時職責不多,也就管管亭內治安,年底協助收收稅、安排徭役什麼的。說是管治安,其實也就隻能對付一兩個毛賊而已,在真正的匪寇麵前,他們是毫無抵抗力的。
這位亭長一見縣尉大人親自來訪,自然畢恭畢敬,親自招待,又是命人打掃房舍,又是命人生火做飯,把幾個亭卒忙活得熱火朝天的。
趙二叫住他道“不必太過麻煩,本官在此稍歇後便離開。”
亭長這才靜下來,請趙二後堂安坐,亭長則在旁陪侍。
亭長見趙二坐好,便向他行禮道“不知縣尉大人來此,有失遠迎,還請贖罪!”
趙二一擺手“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