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軍師!
在短暫得慌亂之後,其中一名士子迅速冷靜下來,大聲發表了他的意見
“大人,我們現在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弄清楚對方的大致數量,這樣才能據此作出對應的措施。”
此人的話十分有道理,立刻得到了眾人得認同。
如果敵人數量不算太多,那麼就可以積極應戰,直接給來犯之敵一個教訓。如果敵人數量過於龐大,不是自己一方能對付的,那麼就應該暫避鋒芒。或是拒城堅守,或是前往東平陵與曹操的郡兵彙合。
趙二又看了看曹操發的的公文,卻隻得到了一個“大股、大量”的模糊信息。
大量是多大量?
另一名士子也冷靜下來,建議道“大人,不如我們再派人去郡中詢問下,看看曹國相那裡有沒有什麼具體信息。”
趙二搖了搖頭,否決道“不,曹國相這人我了解,他如果知道敵人具體數量,一定會直接在公文裡說明。既然他沒說,那麼就肯定是因為他也不清楚。”
眾人又開始議論對策。
一名士子思考了一會兒後說道“大人,據我所知,自從黃巾之亂平定後,其餘黨得數量便大大減少。其中勢力最大得黑山黃巾,在年初已經被朝廷招安,剩下得黃巾餘黨,通常大者二三萬,小者數千,其質量也遠不如黃巾亂起之時。否則朝廷不可能坐視不理的。”
兩三萬?
這數量在黃巾之亂時候也不算少吧?就說質量不如那時候的,但是黃巾軍的質量已然低到一定程度了,再低也不會低得太明顯。
如果是在去年征討黃巾得時候,劉備軍遇上兩三萬的黃巾部隊,也不是不能打,但問題是現在……趙二手裡得力量少得可憐。
說力量少得可憐,並非是指他所擁有得全部軍力少得可憐。
趙二所擁有的軍隊目前分部於四縣管縣、於陵、曆城、著縣。平均每個縣都擁有千餘戰兵,以及數倍數量的輔兵。
總人數加起來接近兩萬。如果集中起來,才不會怕什麼黃巾餘黨!
但問題在於這些力量雖然龐大,但卻太過分散了。
集結是需要時間的,而且這還涉及到一個權限問題。
雖然趙二可以肯定,這些自己親手訓練出來的士兵,絕對會服從自己的任何命令。但在名義上,自己僅是一縣的長官,隻有權力調動一縣的軍隊。貿然去調動他縣的士兵的話,難保不會引起曹操的不快,就算曹操護著他,彆的什麼人給朝廷上參一本,那也不是趙二能承受的。
至於那個兵曹的職銜……之前也說過,隻能用於訓練,無權統兵。
而若是去知會曹操,再等到他的兵符許可,那麼往來所需要的時間又要耽擱不少。
自己這邊可以耽擱,但敵軍會不會等你耽擱好了再過來進攻,就完全不好說了。
這一思考的工夫,下麵士子們又爭吵起來了
“這個局麵下,通常應該怎麼辦呢?我想想……先募集鄉勇,把人數湊起來!”
“縣尉大人之前已經募過了!”
“那就再募!”
“彆說胡話了,縣尉大人駐紮在縣裡的千餘戰兵,已經是本縣目前能供養的極限了,要是再募,縣裡的生產就會陷入停滯了。”
“不是還有輔兵嗎?”
“現在正是農忙時節,輔兵難以輕動,就算能動……”
春耕過去了,現在又是秋收的季節了。
“那也不過幾千人,而且幾乎沒受過什麼訓練。”
趙二帶來著縣的隻有五百戰兵,其餘戰兵和全部輔兵均為本縣臨時招募的,訓練工作剛剛布置下去不久,還沒有什麼成果可言。
“還是得向國相大人求援!”
“郡裡兵馬好像也不是很多,而且質量還不如咱們縣的。”
“要我說咱們濟南的郡兵早該擴充了,才幾千人夠乾嘛的……”
“你扯遠了!現在應該討論目前的問題該怎麼解決。”
最後一個士子建議道“不過確實應該向國相大人求援,郡兵雖然不夠,但是國相大人有權調動其他縣的士兵,整個濟南的兵馬加起來,再托以城防之利,應該是可以一戰的。”
趙二同意他的觀點,於是立即派遣一個縣吏快馬向曹操求援。
“奇怪……”一名士子忽然出言道“黃巾入侵的消息就是曹國相發過來的,他既然知道情況,肯定已經做好了準備措施……那麼他現在發來的這封公文……是什麼意思?”
眾人又仔細看了看曹操發來的公文裡麵除了告知黃巾賊的消息外,並沒有發出任何指令,似乎僅僅是在通知一件與本縣沒什麼關係的事一樣。
眾人又望向趙二,這些人裡隻有趙二與曹操接觸得多,對他更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