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軍師!
這孫堅確實是個牛人,他出身世家,年少時為縣吏,性闊達,好奇節。他十七歲那年,隨其父一起乘船去錢塘,途中,正碰上海盜胡玉等人搶掠商人財物,在岸上分贓。商旅行人,一見此情此景,都嚇得止步不前,過往船隻,也不敢向前行駛。
孫堅見狀,對父親說“這些強盜可以捉拿住,請讓我去乾。”
他父親勸他“這種事不是你能乾得了的。”
孫堅卻不聽,提刀大步奔向岸邊,一麵走,一麵用手向東向西指揮著,好像正分派部署人眾對海盜進行包抄圍捕似的。海盜們遠遠望見這情形,錯認為官兵來緝捕他們,驚慌失措,扔掉財貨,四散奔逃。孫堅不肯罷休,追殺一海盜而回,其父親大驚。
孫堅卻因此聲名大振,連郡裡都看重他的名聲,而征辟他代理都尉之職,負責郡兵事宜。
時會稽郡人許昌在句章興兵作亂,自稱陽明皇帝,與其子許韶一起四處煽動諸縣,聚集起同夥數以萬計。孫堅又拿著郡司馬的兵符召募精勇千餘人。會同州郡官兵,協力討伐,擊潰了這股勢力。這一年,正是熹平元年(172年)。刺史臧旻向朝廷呈報了孫堅的功勞,於是,孫堅被任命為鹽瀆縣丞,數年後,又相繼改任盱眙縣丞和下邳縣丞。
孫堅曆任三縣縣丞,所到之處,甚有聲望,官吏百姓也親近順服。同他往來的人,常常達到數百。其中有鄉裡耆舊名人,也有一腔血勇的好事少年。孫堅對他們,像對待子弟親友一樣。接待撫養,儘心儘力。
還有他老婆吳夫人,當初孫堅聽聞吳氏才貌雙全,就想娶她為妻。吳家的人並不喜歡孫堅,認為他輕浮、狡詐。但是孫堅威望日盛,在當地比天王老子還猖狂,吳家雖然是大家族,最後也不得不被迫將吳氏嫁給了孫堅。
孫堅掰著手指頭,替趙二分析起來“什麼是根基?往簡單了說,就是地方上的人都支持你。往細了說,那就是當地的軍隊是否給你麵子,當地的本土勢力是否支持你,地方上是否有你的財源來供你上下打點。雙飛你這幾點上都做得很好首先士兵都是你的私兵,隻聽你的話。你拉攏當地士人,當地士人自然也認同你這個官。你還跟當地商賈合作賺錢,入了股份。最後,你通過清剿濟南的匪寇,建立了巨大的威望。
可以說,在濟南這邊,你的根基打得比誰都牢固,如果再經過時間的積累,那即使是朝廷想辦你,都要掂量掂量,更彆說一個初到此地的流官了!到時候,就算新任濟南相上任了,也不是你怕他,而是他求著你了!”
趙二恍然大悟“啊……原來……我這麼厲害啊!”沒想到在我看來理所當然的事,卻是正合古人培養根基的道理。
不過……
趙二問道“那……曹國相當初不就沒怕過本土勢力,把本土勢力都給搞下去了嗎?”
孫堅嗤笑一聲道“所以他現在回老家了。”
好吧。
孫堅又囑咐道“雙飛啊,你這次要是準備跟我走,那你就得找幾個跟你關係不錯,又比較懂官場那一套的人,幫你照看著點。不用做什麼彆的事情,隻需要在新任濟南相到任之後,過去跟他陳明下利害即可。”
也就是去耍耍嘴皮嗎?
嗯……劉關張肯定不適合,簡雍……可能也不行吧?原著裡就沒能阻止劉備丟官,當然,原著裡劉備也沒在當地紮下什麼根基,手裡沒兵,隻是籠絡了下百姓而已。
要不讓那幾個士子上?
他們彆的本事沒有,打打嘴炮還是沒問題的。而且他們在代表自己的同時,還能代表他們背後的士族勢力。
嗯,就讓他們上吧!
於是趙二向孫堅道“明白了,多謝文台兄指點,令小弟茅塞頓開。我已無顧慮,願追隨兄去西北建功立業!”
事情談妥之後,兩人又一起吃了頓飯,敘敘舊,互相套套近乎,籠絡一番。
說起來,這趙二剛穿越時,對這種虛情假意的客套場麵是非常反感的。但經過這一年多的經曆下來,現在對這套拉關係的手段也算是輕車熟路了,雖然心裡仍舊不太喜歡,但實際做起來還是沒啥問題的。
無論是對孫堅,還是曹操皆是如此。
孫堅暫時先在縣衙住了下來,等待趙二做臨行前的準備。而趙二,則開始忙著去拜訪濟南的各大家族,這
些家族雖然對於趙二這個小小縣尉算不上有多重視,但看在他一直以來對士人態度不錯的份上,也表示出了基本的善意。畢竟與趙二相熟的那些士子隻能算得上家族的邊緣旁支,在家族裡說不上什麼話的,那些家族不太可能因此而對趙二有太大程度的支持,能釋放出基本的善意已經算是不錯了。
趙二也並不指望他們能幫上多大忙,隻要不反對自己就好。他真正倚靠的還是背後的那些軍隊。
他下令分駐各縣的趙二軍高級軍官來趙二這裡集合,秘密交待了一番,指示了他不在期間的各項安排,以及遇到各種事情時的應對情況,並表示一旦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去管縣請教劉備他們。
關羽張飛也被叫來商議了,他倆表示在趙二離開期間,一定會保證濟南不會出亂子,甭管誰想動他們的利益,都不會得逞的。
另外還有管仲,這個依托趙二的照顧才發家的商人,亦表示願意全力支持趙二,並無償了幾處修有密道的宅院,供趙二的家眷在需要時使用。
臨離開家時,趙二握住張寧的手,依依不舍道“寧,我要離家去西北了。這次不知要走多久,我不在時,你要好好照顧自己。有什麼困難,可以找劉兄他們幫忙,物資方麵找管仲要,千萬不要委屈了自己。”
張寧也任由他握著自己的手,凝視著他的眼睛,答應道“大人放心,家裡我會照顧好的。大人你也要保重!”
最後,張寧還叮囑趙二,一定要戴好自己送他的護身符,不要丟了。趙二自然答應。
一切準備就緒後,趙二便收拾行囊出發,拿著朝廷的調令踏上去西北的路途。
不得不佩服孫堅的計算精準,在他來濟南沒幾天後,朝廷征調趙二去西北找張溫報道的調令就發過來了。看來他是早就預料到趙二會答應,所以提前就跟張溫發出申請,等各項批複手續下來時,則正好是孫堅來到濟南之時。
那些平日與趙二相熟的士子亦紛紛來送行,表示趙二可以安心上路,濟南這邊自有他們守著。日後趙二飛黃騰達,亦不要忘了他們這些老朋友。
就這樣,趙二跟著孫堅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