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軍師!
此次出行,趙二隻帶了趙熊等幾個親衛。軍隊肯定是帶不過去的,畢竟這支軍隊,名義上是隸屬各縣、隸屬濟南的,沒有朝廷調令不能帶走。現如今沒有曹操給他遮風擋雨了,做起事來難免有些束手束腳。
不過那還不是主要原因,就算趙二想無視法令強行帶他們走,沿途的糧草也沒有著落。
更關鍵的是,你帶他們過去乾啥?張溫隻征調了趙二一人,你帶一支非法的私軍過去,想乾嘛?
劉備自然也去不了,沒有朝廷征調,他官職在身出不了管縣。而關羽、張飛也得陪著劉備,順便幫趙二守著軍隊。
士子們中倒是有想過去長長見識的,但大多被家族勸止了,隻有兩個人能夠以私人名義跟在後麵。
生活起居方麵,趙二曾想過帶個侍女過去幫自己解決欲望問題。雖然軍中禁止帶女人,但不少將領都自有主意,他們會讓女人穿男裝,偽裝成男人帶在身邊服侍自己。事實上在古代這麼乾的人非常多,趙二這麼乾的話也沒什麼問題。
不過最終趙二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畢竟此去西北長途跋涉的,太過辛苦,趙二不太舍得讓她們受罪。而且要解決欲望的話,可以去那邊再找當地女人嘛!
孫堅這邊倒是簡單得多,除了兩個服侍自己的家仆(趙二仔細看過,是男的,有喉結)外,就是同鄉的一個叫祖茂的同伴。
祖茂作為孫堅未來的四大將之一,也是孫堅的同鄉,同孫堅很早就認識,在後來十八路諸侯討董時,更是為了救孫堅性命而身死。他現在的身份屬於孫堅的半部下半朋友,與孫堅關係極好。當初黃巾之亂,趙二在宛城下初見孫堅時,祖茂也在,隻不過當時趙二不知道他名字,沒去注意他而已。
不過就算現在注意了,趙二跟他也沒啥話可說。一方麵趙二覺得這人沒啥結交的必要,而更重要的原因是,祖茂這人性格比較沉悶,人又古板嚴肅,不怎麼好相處。不像孫堅那麼八麵玲瓏開得起玩笑。所以趙二也就不再刻意關注他,隻當他是個孫堅的普通隨從就好。
至於曆史上孫堅的另外三將黃蓋、程普、韓當三人,此時似乎還沒見過孫堅,至少趙二沒聽孫堅提起過這三人。
幾人選擇坐船前往美陽,原本因為是逆流而上,走陸路也行。但是孫堅身為江南人,本身習慣坐船,而趙二則是單純個人喜歡操船……呃,是坐船,所以二人一拍即合,坐船去!
先從漯水西渡,出了濟南,在平原國進入黃河,一路西行,途徑冀州、兗州,進入司隸(即司隸校尉部,算是一個州,隻不過由司隸校尉管轄,晉時改名司州)。
考慮到大漢首都雒陽距離黃河很近,所以他們決定先去一趟雒陽,然後再繼續出發。之後他們會向西進入西京長安,最終到達目的地——
扶風郡美陽。
張溫選擇在這裡集結兵力,而後西進同叛軍決戰。
除了孫堅他們這些將領、參軍等人才外,張溫還以朝廷的名義從周邊各州郡抽調過去大量的各地軍隊。張溫預備集結二十萬大軍,傾儘全力給敵人來個雷霆一擊。
不過據孫堅估計,實際能到達美陽的也就十餘萬,這還是樂觀估計。畢竟在平黃巾之亂時,朝廷在中原腹地也沒能拿出二十萬軍隊來。此次遠征西北,後勤運輸不
便,就更拿不出那麼多部隊來了。
孫堅笑著對趙二吐槽道“司空大人畢竟是文人,沒帶過兵,認為隻要調令下去了,那些州郡的兵馬就可以毫無損耗地移過去供他差遣。像咱們這樣統領過軍隊又治理過地方的人自然清楚,各州郡的在編兵力中,除了需要留守地方的必要守備部隊外,向外出征的人選也是需要經過選拔才行的,那些不夠強壯的士兵往往走不到目的地就會堅持不下去。而那些體力良好能堅持的人,在半路上也容易出現意外而減員。更不要說很多地區的實際所有兵力遠低於在編數字了!越是邊遠的地方,所能投射過去的兵力越少。”
趙二點點頭,認為確實如此,然後擔憂地問孫堅“文台兄,既然這位司空大人並不懂兵,此次作戰由他來統領的話,是否會因此而出問題?”
孫堅笑著搖了搖頭,示意不必擔憂“雙飛放心。這位張司空的為人,為兄還是略有了解的。他雖然不是很懂兵,但是亦有自知之明。此次雖然由司空大人掛帥,但實際戰鬥中,還是由底下將領來負責具體指揮的,張司空隻負責在後方調度罷了。雙飛所擔憂的那種不懂而亂指揮的情況不會發生的!”
趙二聽了這話便放下了心,繼而問道“那麼此次作戰的具體指揮將領都有誰呢?”
孫堅無奈地擦了下汗,心說這趙雙飛的朝廷邸報真是看了等於沒看!孫堅隻得再次對他複述了下邸報的內容“張司空作為車騎將軍,為此次遠征的最高統領。下麵執金吾袁滂為副,也是不參與實際指揮的。再下麵就是蕩寇將軍周慎和破虜將軍董卓。而當地扶風郡的右扶風鮑鴻亦會率領扶風郡郡兵協同作戰。”
趙二想了想,這執金吾是首都執掌禁軍的,雖然也算武官,但是禁軍嘛……你懂的,作為最容易被腐化的軍隊,戰鬥力實在不敢高估,其首領自然也難以指望有什麼作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