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軍師!
孫堅一臉驚訝地看著趙二,心說他這方略如何先不評論,這趙二什麼時候說話變得這麼文縐縐了?不會是彆人的主意,他照著背的吧?
張溫見趙二說得有模有樣的,覺得這趙二的確有兩把刷子,孫文台果然沒有騙我。
但張溫細一分析趙二話語中的內容,問題又來了
趙二的意見與周慎相反,這讓張溫有點拿不定主意“這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董卓這廝突然大笑起來,在眾人厭惡地看向他時,卻聽他大聲誇讚道
“沒想到一個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小小縣尉,說得倒是很對嘛!就應該這樣,今且宜靜守以待天時,不可妄興大兵,恐有不利啊!”這話的後半句說得跟田豐一樣,但語氣卻嘲諷無比,招恨程度遠勝田豐十倍。
趙二心說,就算你董卓是在誇我,我也高興不起來,更況且你這誇得還不好聽!
執金吾袁滂首先怒斥董卓道“朝廷興仁義之師,董卓你何得出此不祥之語!”
得,逢紀也出場了,就看袁紹怎麼說了。
不想“袁紹”還沒發言,陶謙先插了一杠子“老夫覺得……趙參軍之言,有些不妥。”陶謙說到這,歉意地看了眼趙二。
趙二當然不介意有人反駁他,謙虛道“陶參軍儘可直言,小子年輕,還望陶參軍指正。”
陶謙頓時對趙二好感大增,便直言道“趙參軍言我軍糧草優於彼軍,其實不然。我軍糧草,隻能依賴後方運送,極為不便。而敵軍騎兵每日四處搶掠,短時間內尚無糧草之憂,而時間長了……受苦的可是當地百姓啊!”
袁滂也附和道“對,朝廷的糧食也不是白來的,每日供應二十萬大軍,時間長了朝廷也吃不消!”
董卓嗤了一聲,不屑道“嘁,迂腐之言!打仗哪有不影響百姓的,無論我軍怎麼打,百姓都一樣遭罪,索性根本不用去管他們!至於二十萬大軍供養困難也好辦,乾脆把那些沒用的部隊遣散掉不就好了!隻留下少數精銳即可。”
不得不說,這董卓的話確實有幾分道理,隻是……特彆的不中聽。
袁滂大怒“放肆!朝廷花費無數,才集結起這二十萬大軍,豈可由你董卓一句話就解散!”
董卓狀似無所謂地兩手一攤“解散不解散隨你們,反正到時候糧食不夠吃了彆叫喚!”
“你!”
張溫再次跑出來打圓場“好啦好啦,不要爭吵,咱們隻談事情,談事情!”
張溫雖然
說隻談事情,但有董卓在場,又怎麼可能隻談事情。
之後眾人又半談半吵地爭論了一陣子,終於還是立即進兵的支持者占了上風。
張溫點了點頭,決定少數服從多數。他剛要正式下令進兵,不想董卓卻放下狠話道“哼,要進兵你們去就好,恕本將不奉陪了!”
說罷直接離開軍帳。
“太過分了!”
“無禮!”
“大人,在下請求立即將董卓軍法處置!”
孫堅這次也不需要再耳語了,因為他已經知道了董卓現在已是帳中眾人公敵了。他再次向張溫建議道
“大人,董卓輕上無禮,是第一條罪狀。邊章、韓遂胡作非為已一年多,應當及時進討,而董卓反說不可,沮喪軍心,疑惑將士,是第二條罪狀。董卓接受重任而毫無戰功,召其前來又滯緩不前,反倒狂妄自傲,是第三條罪狀。在下懇請大人當機立斷,治其罪!”
張溫依然猶豫不定,任眾人怎麼苦勸也沒下令處置董卓,最終大夥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