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軍師!
趙二才沒這膽子,他現在連動都不敢動一下。
(喂,你這樣子像個主角嗎?該你站出來裝逼了!)
(趙二蛤?我是主角?我一直以為我是反派!)
袁紹本來也想出言反對的,但一看連丁原都不得不退避了,同樣有兵的趙二也慫了。自己也不得不掂量下,此時直言反對的代價。思慮了一番後,他放緩口氣拱手道“董公,近十常侍新滅,朝廷初定,百廢待舉。不宜再生事端,以致上下不寧啊!”
心裡想著,你這外來老賊,自一進京以來,接連出招,行動太過迅速,我思維都有些跟不上。這才被你搶占先機,奪了兵權。我現在先來個緩兵之計,儘力拖延你的時間,而後再跟我叔父好好商議下對策,看看還有沒有對付你的方法。
董卓聽他是勸慰語氣,便也用同樣語氣回道“哎呀,老夫此舉正為國家社稷著想,本初何必多慮啊!”
盧植本來是打定主意不再攙和的,心想董卓如此倒行逆施,必然會遭到群臣反對,自己沒必要事事衝在前頭。他昨晚剛剛把所有尚書台的事務交接完畢,本來今天都準備收拾行禮離開雒陽了,卻被董卓的士兵給強行請了過來。
他本就對此有怨氣,現在一看,廢立這種大事居然就隻有丁原一個反對,其他人都在那裡裝聾作啞。實在忍不住了,站起來道“明公差矣。昔日太甲不明,伊尹放之於桐宮。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惡三千餘條。故霍光告太廟而廢之。”
趙二聽到這,心想這昌邑王是誰啊?登位才二十七天,能作惡三千餘條,平均每天作惡一百件事,還不重樣。這顯然是被潑了臟水,黑得太過頭了!
算了,現在盧植是自己陣營的,還是不戳破他好了。
“今天子雖幼,但聰明仁智,並無絲毫過失。公乃外郡之官,素未參與國政,又無伊尹霍光之大才,怎可妄言廢立之大事?聖人雲,有伊尹之誌則可,無伊尹之誌,則為……篡逆也!”
董卓一開始見他語氣平常,本不想同他計較。等聽到最後一句,頓時怒了,心說丁原我殺不了,你我還殺不了麼?
聽說你最近修煉了個什麼越女劍法,老夫倒要討教討教!
登時拔劍怒道“我先殺了你這逆賊!”
袁紹也開始拔劍,隻不過那是下意識的動作,馬上就被旁邊的王允給按止住了。但無論怎樣,至少證明他還是有一腔熱血的。
反觀趙二這貨,他的下意識動作是往後縮……
盧植根本不怕董卓,心說你來啊,出招啊!老夫的越女劍法第二式還沒實戰過呢,今天正好實驗下威力!
其他大臣們一看這哪得了,紛紛起身勸道“董公,董公息怒!”
議郎彭伯諫曰“盧尚書海內人望,今若殺之,恐天下震驚。”
心裡卻想,這盧植的越女劍法自己也聽說過,是大範圍攻擊性劍術,一打起來,稍有差池,我們周圍人都得遭殃,還是趕緊勸和吧!
董卓見這麼多人勸他,怒火稍息,便也順坡下驢,收起劍來。
心裡卻想著,盧植老匹夫,你等著瞧,明著不能殺你,我派殺手來暗的!最近有個叫陰的組織聯絡上我了,正好試試他們水平。
王允則適時站起來打圓場道“諸位,董公所言廢立之事,乃國家社稷之大事。依老夫看,不可於酒後相商。還是改日再議。”
趙二很認同這話,他想起了當年跟劉關張一起在涿郡時,酒後打鬨的趣事,覺得酒後確實不適合商量事情。
王允隨即告辭離開,其他人一見有人帶頭離開,也跟著離開了。
趙二也趕緊混在人群裡跑了,心說這董卓本來就恨我,現在正在氣頭上,難說不會找我麻煩。雖然我身邊有太史慈保護,但董卓可不一定會忌憚這個。
隻留下董卓坐在那,氣呼呼地,無處發泄。
趙二跑到園外,發現呂布居然還站在園門口,丁原卻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