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疑惑間,呂布也發現了他,趕忙走上前來,對趙二躬身行了禮,道“趙州牧,我家大人說……”
忽然湊近趙二,低聲道“大人說他現在就要率軍度過黃河,跟那董賊算賬,還請趙大人儘快安排船隻。”
噢,原來是這樣啊!突然湊過來嚇我一跳,連旁邊太史慈都開始緊張了。
趙二當即答應道“沒問題,本官現在就去安排!”
呂布見他答應得痛快,拱手道“那就多謝趙大人了!”
趙二擺手道“好說,好說,為國除賊嘛!”
說著就要趕往河邊,走了兩步,回頭發現那呂布還在門口站著。便隨口問道“呂主簿不去跟隨丁刺史嗎?”
呂布突然眼睛一瞪,也不掩飾,直接大聲罵道“那董賊如此猖狂,我留在這,就是要先給他一個教訓!”
哎呀?
有意思,呂布在這裡就要殺了董卓嗎?那樂子可大了!
也不管他,撂下一句“祝武運昌隆!”就走了。
趙二直接去了河邊,安排船隻,與丁原部隊聯絡,運兵又運糧,好一陣忙活。
事後得知那董卓當時居然嚇得躲在溫明園裡不敢出來,一直到天黑呂布離開了,才敢出園。
趙二聽後不由得感到好笑,心說這董卓也是色厲內荏啊!在酒宴上看著挺凶,宴席結束後又怕成那樣,嘖嘖……
丁原的部隊數量眾多,人也就罷了,還有馬匹。這玩意可比人要占地方,也難伺候。
等都運過河後,天色已晚。丁原便邀趙二一同吃個晚飯,趙二自無不可。
吃飯時,趙二對丁原奉承到“丁刺史的騎兵好生威武,一看就比我們青州的騎兵厲害許多!”
趙二雖然據有青州,錢糧不缺,但麾下部隊仍然是以步卒為主。騎兵的數量僅夠用作偵查、傳訊,成建製的騎兵部隊愣是一支都沒有。
那些青州的世家大族們倒是提議過,請求允許將他們家族內的騎兵部曲納入趙二麾下,被趙二婉拒了。
丁原自然哈哈大笑,連連謙虛。解釋道“我並州騎兵平日裡駐守邊疆,經常同匈奴、鮮卑等胡人部族交戰,自然總結出了一套騎兵的運用之法。而趙州牧所在的青州深處內地,境內多山,又是沿海。騎兵部隊不如我並州實屬正常!”
隨即又安慰道“不過趙州牧的水軍與步卒就遠勝我並州兵,尤其是水軍,依老夫看,整個北方無有出其右者!”
趙二謙虛的同時自然又是一番馬屁連連,趁著對方高興,便趁機提到“丁刺史,本官有個不情之請,還望刺史大人答應。”
丁原喝了點酒,心情也大為愉悅,滿不在乎地道“趙州牧運兵辛苦,有什麼需求儘管說,老夫自當儘力!”
趙二便說出了他的目的“本官的青州騎兵過於不堪,而丁大人的騎兵又如此厲害。所以本官想跟丁大人借幾個騎兵軍官,跟本官回青州,幫本官好好提升下青州的騎兵素質。”
趙二之所以一直沒有組建騎兵部隊,除了這個兵種過於費錢外,更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他手裡缺少訓練騎兵的人才。
戚繼光的兵書裡雖然亦有介紹騎兵相關內容,但是他所身處的明朝,是一個騎兵弱勢的朝代,頻繁受到北方騎兵占優的蒙古人劫掠,故而戚繼光更為注重以步克騎之法,己方騎兵隻是輔助。
如果丁原肯借(說是借,其實壓根沒打算還)一些騎兵軍官過來的話,雖然不敢說保證能訓練出多麼優秀的騎兵來,但至少能提升下青州騎兵的整體素質,還是不錯的。
丁原聽後,心說原來就這麼點小事,算得了什麼,當即答應道“好說,好說!來人,叫高順過來!”
哎?高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