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軍師!
董卓做事向來果決,既然同意遷都,便不再猶豫,當即動身。他先命人抬著尚還不能下床的呂布回了雒陽,自己則帶著其餘眾將隨後離開。
走時還把關上的軍隊也抽調了個乾淨……
當然,也不是一個人都沒留,幾百人還是有的。
陪伴這幾百人的,還有大量的草人、紙馬、木樁。
反正關外諸侯也看不清關上虛實,更看不見關裡啥樣,所以就算董卓隻留幾百人守關,關東諸侯一時半會兒也發現不了。
而這幾百士兵的指揮者,就是趙岑。
趙岑這個人,原本隻是董卓麾下諸多將領中的一員,憑著這些年來的打拚,積功升為都尉。原本他年紀輕輕就升此高位,董卓還是很看好他的。隻不過自從趙二得罪了董卓後,董卓恨屋及烏,連帶著把趙岑也厭惡上了。從那以後,董卓這邊有什麼吃虧背鍋的活兒,都會交給趙岑來乾。
偏偏趙岑這人對董卓還有幾分忠心,即使董卓再看他不順眼,趙岑也默默承受著。在來虎牢關之前,趙岑甚至還打算舉薦自己一個遠房親戚,名叫趙雲的人為董卓效力。然而董卓一聽那人姓趙,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結果董卓剛拒絕完他,趙岑尚未離開,不巧又有幾個人湊了過來,說要向董卓舉薦人才。他們這幾個愣頭青絲毫不會察言觀色,大大咧咧地舉薦道
“我在南陽有位親戚叫黃忠!射術高超!”
“某在潁川有個親戚叫徐福!頗有智計!”
“俺在譙國有一親戚叫許褚!擁有神力!”
“咱在巴郡有家親戚叫甘寧!精於水戰!”
“魏延!”“龐德!”“高覽!”“臧霸!”……
董卓氣得一拍桌子,一通大罵把他們轟了出去。
董卓撤走後,關東十八慫們看到董卓終於不再開關挑戰他們了,居然還鬆了一口氣,覺得可算消停下來了。
於是眾諸侯趁機在這邊開起了宴會,成天花天酒地,吃喝腐敗,還找了不少妓~女過來歌舞助興。
竟也沒想著派人去偵查下,更不敢去攻打關隘——開什麼玩笑,攻擊方兵力還不如防守方,打毛線啊!
趙二倒是知道董卓已經撤了,但問題是,不是說自己說一句他們撤了,就可以讓大家相信的。你得有根據才行,你不能說我看過三國演義,知道他們撤了。
當然,趙二也沒打算讓他們相信。諸侯們願意在這裡耗著,就讓他們耗去吧!自己不摻和,反正時間長了造成大量非戰鬥減員,也影響不到他。
不過,趙二不告訴其他諸侯,不代表他也要跟他們一起在關前共同腐化,雖然那些妓~女活兒是不錯。
於是他借口巡邏河道,保證水路暢通,便帶著部分部隊上了船,從水路朝雒陽進發了。
虎牢關隻能擋陸上,黃河可不是區區一座關卡能擋住的。
至於劉關張他們,趙二隻跟他們說自己去敵軍背後打秋風去,如果他們願意跟來就來,不願來可以繼續陪諸侯們聊天聯絡感情。
劉備當然更願意聯絡感情,最近他經常往公孫瓚帳篷裡跑,跟他的老同學拉扯得好不熱乎。
太史慈和關羽覺得無所謂。
隻有張飛這個唯恐天下不亂的家夥,自告奮勇跟著趙二一起去了關內。
由於此次是去打劫,所以他除了帶兵外,還攜帶了大量的空船,用來運輸戰利品之用。
再說董卓這邊,他一回雒陽,便召集文武群臣,開始商議遷都。
在朝堂上,董卓對群臣說道“諸位,這大漢自光武皇帝遷東都雒陽,已曆近二百年,氣數已衰。你們看這天下,群賊四起,天災頻繁,疫病叢生。民不聊生!這就是證據啊!”
群臣一聽,呀!怎麼著,你這逆賊終於要篡位了嗎?好你個董卓,終於忍不住了,要露出狐狸尾巴了!
董卓壓根不知道他們想啥,而是繼續說道“據本相觀瞧,這旺氣其實在長安,隻要遷都長安,這大漢王朝的旺氣就可以又回來啦!到時候,天下太平,指日可待啊!所以,本相打算奉迎天子一起去西邊。”
群臣一聽,這才放下心來。哦,原來你不是要篡位啊,隻是遷都而已……嗯,這樣倒是好接受多了!
“而你們呢……最好儘快去收拾行裝,不然可就來不及啦!嗬嗬嗬……”
雖然大部分臣子因為“拆屋效應”,而一時沒反對。但總有比較聰明的人,或者是不服氣的人站出來反對。
有大臣質疑道“雒陽身為帝都,乃龍氣所在,貿然遷都……不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