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二覺得自己在青州這邊老閒著也不太好,偶爾也要多走動走動散散心。省得劉備那幫人老說自己墮落,隻會在家玩女人。自己這也算去做正事了!
這次去徐州,趙二本來想按照以往的習慣坐船去的。然而要從臨淄出發走水路去徐州,那就需要先出海,而後繞過整個膠東半島,再南下去徐州。
繞太多遠了!
萬一這期間外界發生什麼大事,劉備他們想聯係自己都不好聯係。於是趙二隻好選擇走陸路。
而隨行人員,除了月兒、趙熊他們外,便是一支五百人的護衛隊伍。
雖然陶謙作為盟友,沒有理由更沒膽子來謀害自己。但是自己也要小心防範,天知道會不會突然冒出些匪寇過來把自己給圍了。趙二可記得曹嵩怎麼死的!
這五百人都是軍中精銳中的精銳,經過這些年的訓練,戰力更是遠勝濟南時候,縱使再來個李大目過來,也休想再困住趙二。
在臨出發前,青州這邊早已書信通知了徐州,故而陶謙特命琅琊太守陰德率軍前往北部邊境等候,一旦趙二進入徐州,立刻予以保護。趙二是堂堂青州牧,要護送也得是郡守級彆的,像張闓那種級彆的根本沒這個資格!
而駐守琅琊郡的臧霸他們也得到了命令,讓他們約束好手下,萬萬不能有絲毫驚擾了青州牧
大人。
這些招安匪寇平時胡作非為也就罷了,陶謙懶得管。若是在這件事上出了岔子,那第一個攻打徐州的就不會是兗州曹操軍,而是更加強大的青州軍了。
就這樣,趙二很快見到了琅琊太守陰德。雖然陰德對青州這邊吸納他治下人口不滿,但也不至於到因此而想著謀害趙二的地步,故而他按照很高規格的標準接待了趙二,趙二也裝作不知他底下搞得那些雞毛蒜皮的破事,亦滿麵笑容地同他客套。
就這樣,兩人的部隊一路向南,經過了東莞、東安等縣後,到達了陽都縣。
隊伍經過每個縣時,都會在縣城裡擺一場宴席,陪坐的都有當地知名的名流世家作陪。在陽都縣亦不例外。
令趙二感到意外的是,陽都縣這邊有不少名流都是姓諸葛的。
趙二好奇,便隨口問了問陰德。聽了陰德的解釋後,趙二才想起來,之前自己在濟南當縣尉時,認識一個葛縣丞,他就曾經特意跟自己講過諸葛姓氏的由來,說陽都這個縣是諸葛姓氏的老家,諸葛這個姓就是在這裡誕生的。
聽到趙二談起這個,便有一位在座的諸葛姓名流笑著對趙二說道“在下聽聞趙州牧當年曾在青州濟南管縣擔任縣尉,而此縣的前任縣尉,正是我們諸葛家的啊!”
哦?好像是有這麼回事,那個人叫什麼來的?諸葛……
有人提醒道“諸葛暗!”
趙二笑了笑“嗯,對!是有這麼回事。看來諸葛氏果然與本官有緣呐!”
好像諸葛暗不是什麼好人來的?呃……想不起來了。無所謂了,跟他們客氣下就好,沒必要揭穿。
又有人笑談道“說到這個諸葛暗,還有一件趣事。據說曾經擔任泰山郡丞的諸葛珪,幾年前生了個兒子,起名諸葛亮,正好與諸葛暗相對。這事傳到諸葛暗那邊後,他當時可是氣得不行呢,嗬嗬嗬……”
眾人歡笑起來。
趙二也跟著笑了起來,而後裝作不經意地問道“那這個諸葛亮現在還在陽都縣?”
有一老者捋了捋胡須,答道“君貢(諸葛珪表字)家的事情,老夫略有了解。君貢兩年前離世後,隻留下幾個孩子在家中守孝,日常生活也是靠族裡人接濟,也挺可憐的!”
趙二忽然目露精光,而後又裝作不在意的樣子,把話題引向了彆處。
當晚,趙二喚過月兒,而後冷冷地下令道“給我查一查那個諸葛亮相關的事情,越詳細越好!”
琅琊國到182年,順王劉容逝世,琅琊國被廢除。直到206年,因為劉容之弟劉邈曾為曹操歌功頌德,劉容之子劉熙被被封為琅琊王,才再建琅琊國。故而此時為琅琊郡。而此時的郡守有可能是陰德,亦有可能是皇運。本書采用陰德的設定,陰德其人在史書《後漢書·朱嶲傳》有提及。
右北平郡太守史書無記載,但肯定不是三國演義裡的公孫瓚。公孫瓚隻是實際控製那裡,他從沒當過什麼北平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