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軍師!
再說黃祖這邊。
他依照襄陽那邊傳來的命令,將整個江夏郡大半的力量都抽調過來,聚集到了大彆山中。而江夏郡治西陵城的防禦,則交由南郡派來的援兵來負責。
而南郡南邊的武陵郡兵則率軍北上,填補南郡的空缺。
像這種拆西牆補東牆的兵力調動,在軍事上可不是什麼高明之舉。然而這也是很無奈不得已之舉。
豫州的力量是明顯強於劉表的荊州的,這從兩地的人口就可以看出來。原本整個荊州的人口總數是比豫州稍高一些的。但是現在占全荊州人口四成的南陽郡歸了袁術,而占全荊州人口16的長沙郡經過孫堅上次一折騰,導致當地各世家紛紛拒絕力量,他們害怕孫堅又一次殺回來報複他們。
再有就是更南方的桂陽、零陵二郡,這兩個郡距離荊州北部過於遙遠,很難在短時間內派出足夠的支援。
這樣綜合算下來,劉表與孫堅的力量(人口)對比,就變成了14
黃祖不由歎了口氣,埋怨道“早知如此,主公當初就應該傾全力去消滅孫堅。現在他得了豫州,力量已經是荊州的數倍,我方兵力捉襟見肘啊!”
而後問手下將領張虎“山下對麵的敵軍,確認是孫堅所部嗎?”
張虎如實答道“那支部隊打著孫字大旗,部隊數量眾多,應該就是孫堅親率的部隊無疑!”
黃祖雖然算不上是蠢人,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也隻能選擇相信。畢竟雙方距離遙遠,一方在山上,一方在山下,沒辦法用眼睛確認對方將領是誰,連旗幟都隻能勉強看出是個孫字。
而山下的豫州軍也沒有立即發起進攻,而是不緊不慢地打製著攻城器械,看起來還沒少打。黃祖為了有效地防禦豫州方向的進攻,而早早地在山上依托地形修建了無數關卡、營寨。黃祖相信,如果對方打算硬攻,不冒著損失慘重的決心是攻不下來的。
就在他們精神緊張地等待時,忽然從襄陽那邊接到報告
“孫堅親率大軍,進入了南陽郡。從行進方向判斷,目標似乎是襄陽。”
山下,豫州軍營地中。孫賁看了看山上密密麻麻地營寨,又看了看自己營地中絕大多數都是臨時征集的民夫的部隊,笑道“那劉表肯定想不到,自己又一次被吾叔父擺了一道吧!”
孫賁,孫堅同母兄長孫羌之子,孫策和孫權的堂兄。在原時空中,孫堅戰死後接替他擔任豫州刺史一職。
再說孫堅,他帶著真正的主力大軍正在水中前行,很快,他的部隊就可以直抵南郡最北邊的襄陽城。
他摸著胡須想了想,忽然下令道“本將軍好像忘了一件事,先回去吧!”
襄陽城中,蒯越已經被孫堅這個家夥徹底激怒了“這個孫堅,一直以為他隻是個尋常武夫,卻沒想到他是一個如此狡猾的武夫!”
他原本已經想好了一個絕妙的計策來對付孫堅,卻沒想到因為孫堅的臨時起意,而完全落空了。
坐在上
首的劉表問他道“既然現在孫堅已經率軍到達了南陽,那麼可否要把黃祖調回西陵城?”
蒯越想了想,答道“黃祖本人可以調回去,但是大彆山的守軍不能全撤,至少要留一部分人在那裡。孫堅輕狡,難保不會趁黃祖離開後攻山!”
之後蒯越看了看地圖,分析道“孫堅軍主力先進入南陽,做出要攻擊襄陽的姿態,使得我們原本支援江夏的援軍不得不中途返回,改為北上支援襄陽。而當他成功地吸引我們把兵力都聚集到襄陽時,又臨時後撤,害得我們白布置了一場。現在不知道他下一步的目的,如果他趁機襲取江夏,那麼黃祖那邊就不得不防備了。”
劉表皺眉道“此刻江夏腹地空虛,我們……”
蒯越搖了搖頭“如果我們再次派兵援助江夏,就怕他再度返回南陽,迫使我們白跑一趟。而如果我們不去援助,那麼江夏力量薄弱,又很可能被孫堅攻下……唉!”
這就是孫堅充分利用了內線機動優勢。他的部隊無論怎麼調動,都是在南陽境內,來回調動極為方便。而劉表需要同時防守南郡和江夏郡兩個地區,如果劉表兵力占絕對優勢也就罷了,那樣的話就可以把兵力平均分布在兩個郡用以防禦。偏偏他兵力占劣勢,要想抵擋孫堅大軍,就隻能把大部分兵力集中在一個郡才能守住。
如果孫堅今天攻這裡,明天攻那裡。劉表的大軍就需要來回奔波,往來疲敝之下,軍隊還沒開打,就已經廢了。
而如果他不再跟著孫堅大軍跑,而是像上次那樣據城而守。那樣的話,孫堅又會跟上次一樣,不斷寇略鄉縣,把他的荊州禍害成一片災土。
在沉默了一會兒後,劉表隻得痛下決心道“先保南郡吧!至於江夏那邊……黃祖自求多福吧!”
江夏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