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軍師!
審配一聽這話大驚“背叛?這是什麼話,主公,配何曾背叛過您,是誰誣陷於我?配一片忠心,天地可鑒!”
隨即感歎道“唉,枉我二人在前方力挽狂瀾,甘冒矢石親身奮戰,不想背後卻遭小人陷害!”
袁紹才不信他的話,質問道“那崔巨業說你們中途往北逃了,是何道理?”
審配便解釋說,他在敗退途中與高覽一起收攏殘兵數百,想著敵人剛剛經曆大勝,心理必然會鬆懈,如果這時候發起反擊,定能建立奇功!
無奈那崔巨業隻想著逃命,根本不同意他的計劃,還拿主帥身份強壓他。於是他們隻得趁夜擺脫了崔巨業,在途中又收攏了潰兵數千。稍作整頓後,偷偷迂回中山國腹地,設計燒毀了中山國相在那裡設立的一個重要的屯糧地。這導致公孫瓚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無力再戰了。
袁紹這才恍然大悟,親自給審配和高覽接下枷鎖,向他們賠罪。同時命人把崔巨業押上來。
這崔巨業是清河崔家的人,與後來的崔琰是同族,地位不低。故而袁紹才命他去擔任討伐公孫瓚的主帥,卻沒想到此人居然如此不堪!
於是在經過雙方對質之後,證實了審配說得才是真相。袁紹當即斬了崔巨業,同時賞賜了審配,而高覽亦得到了提拔。
就這樣,龍湊巨馬水之役就此宣告結束。
李傕他們在長安聽說了這件事,覺得又是一個表現自己存在感的好機會,於是派出使節到袁紹、趙二、公孫瓚處,進行了調解,勸他們停戰講和。當初董卓這麼玩過,李傕他們自然要有樣學樣。
袁、趙、公孫三方心說你李傕真會玩兒,我們打的時候你不調解,打完了沒事了,你來調解,真會給自己長臉!
不過也懶得跟他計較,三方都派人應付事一般地接受了調解,算是給了朝廷一個麵子。
李傕自覺得了麵子,非常高興。
中原其他諸侯聽到此消息後,都沒有在意,唯獨荊州刺史劉表聽了這件事後,若有所思。
蒯良等人便問“主公有何憂慮,可否與我等商議?”
劉表搖了搖頭,表示“也沒什麼,隻是覺得現在長安那邊的朝廷,早已名存實亡,令不出關。沒想到還在堅持不懈地提升自己的影響,做最後掙紮。”
蔡瑁不由笑道“哈,不過就是圖個臉上光鮮罷了!等彆人打完仗了再跑過去調解,有什麼用!”
蒯良卻不這麼看“也不能這麼說,通過那三家尚還肯賣長安朝廷一個麵子來看,這朝廷的威望還是有一些的,並非完全沒有意義。或許……”
“或許什麼?”
蒯良想了想,答道“或許對咱們來說,是個機會!”
“哦?”劉表來了興趣,“子柔說說看!”
蒯良便分析道“趁著現在朝廷還有一些影響力,咱們或許可以利用一下他們!現如今很多地方官還是認朝廷的,我們不妨同朝廷合作一把。我們可以上表朝廷,公開表示支持朝廷,同時命使
者攜帶金珠財寶,賄賂實際把控朝廷的李傕他們。李傕等人無遠見,些許小利即可動其心。然後讓朝廷發布一些對咱們有利的命令,比如……”
伊籍插嘴道“授予主公更多的權力,讓主公的政令更加名正言順!”
蒯良讚許地看了一眼伊籍“機伯說得對!讓朝廷將主公的荊州刺史變為荊州牧,最好再來個假節。這樣主公日後無論做什麼,都會更有底氣!”
劉表覺得有道理,看了看蔡瑁和蒯越。蔡瑁雖然不以為然,但也沒有反對。蒯越更擅長軍略,政治上的事不是很關心。劉表見兩人沒有反對,於是便按照蒯良的建議施行。
於是派使者覲見朝廷,帶去了一大堆貢品,對著李傕拍了好一通馬屁。
李傕這下更高興了,便封劉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成武侯。同時授予假節,並督交、揚、益三州軍事。原本朝廷威望尚在時,眾人想都不敢想的官位職權,現在居然就這麼輕易地給了出去。
前麵那些將軍州牧侯什麼的倒也罷了,後麵的督交、揚、益三州軍事的權力就太大了!
隻是這權力大雖然大,但卻虛得很。畢竟益州官員肯定不會聽劉表的,交州目前的刺史為朱儁的兒子朱符,其治下官員同樣不會因為李傕的一道任命而聽劉表的。揚州刺史陳溫亦然。
但這不代表這項任命就沒用了,如果哪天劉表想要出兵討伐這三州,有了朝廷的這個任命,就可以讓三州的人更容易接受投降,而不會負隅頑抗到底。
而袁術聽到這個消息後,直罵劉表狡猾。正想著要不要也這麼效仿時,楊弘卻提醒他道“主公,您手中握有神器,何必羨慕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