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謝晦之死_憤怒的兩晉南北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45章 謝晦之死(2 / 2)

庾登之在軍中沒有實權,所以僅免除官職、剝奪政治權利,有幸得以保全性命。

張茂度作為謝晦的好友,本來難逃一死,但因張邵的關係,劉義隆隻把他召回京師,不進行誅連。

北魏的南蠻保安司令官王慧龍,之前接到謝晦的求救信號,率一萬人攻陷思陵戍,再向前推進,包圍了項城,但當聽到謝晦失敗的消息,想來繼續征伐也沒什麼意義,隻好裹脅了大批居民回軍北上。

雖然這一次沒能大施拳腳,但幾年後,王慧龍便有了用武之地,成為劉義隆的噩夢。

謝晦一死,劉義隆徹底放寬心,開始逐步排除徐、傅、謝三人在朝中的影響。

相比除掉他們,這件事就容易多了,無非是從兩方麵去做,一是把他們支持的加以否定,二是把他們反對的加以肯定。

劉義隆急於完成此事,所以過程中難免出現偏頗和趨向極端。

3月2日,劉義隆下詔召回謝靈運擔任皇家圖書館長,顏延之擔任立法院主任立法官,賞賜和禮遇比劉義符時期還更優厚。

惠琳道士也迎來了第二春,經常受邀到宮中和劉義隆討論國家大事,於是也便參與到朝廷諸多事務之中,從此賓客盈門,門前經常停著幾十輛馬車,賄賂和禮物前後相接,每天筵席七八桌,座位常常爆滿。

惠琳在家經常腳穿高齒木屐,身披貂皮大衣,並設立專門接待客人的傳達官和書記官,頗有達官顯貴的氣派,堪稱出家人裡麵的一股泥石流。

會稽人孔覬,曾經也跟風前去拜訪惠琳,因為賓客太多,隻能寒暄兩句而已,不能多說彆的話,等到回去之後,對朋友感慨說“現在連出家的道人都當了宰相,冠帽鞋子發錯地方了!”

謝靈運等三人都是公認的政壇渣滓,之前已被徐羨之剔除了,如今劉義隆剛剛掌握全局,就把三人重新起用,用意自然是彰顯自己的權威,並宣揚徐羨之三人的過失,但心情可以理解,做法卻有些偏激,他這種秉性終將釀成巨大的災禍,直接威脅到他自身,乃至整個國家的發展。

當然劉義隆或許心思敏感,疑神疑鬼,但絕非蠢材,深知上位之初,必須有一番作為才能真正穩固大權,因此除了提拔謝靈運和拜道士為國師之外,還是實施了許多利國利民的為政舉措

把16個散騎侍從官派遣到地方,分彆視察各州郡縣,考察官員的操守,訪問民間無處申訴的疾苦,又讓各郡縣政府上疏報告行政得失;

每年三次到延賢堂聽取人民訴訟,體察民情;

大力振興農業,減免百姓賦稅,提升國民建設劉宋王朝的熱情和積極性;

大力弘揚教育,擴大辦學,在國內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提升國民整體素質。

就像唐朝魏征說的那樣“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在中國曆史上數百位皇帝裡麵,前期表現可圈可點的,大有人在,但多數都折在中期,到了後期更是一塌糊塗,當年的晉武帝司馬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如今劉義隆到底也沒能跳出這個圈子,所謂的”元嘉盛世”其實並沒有持續多久。

但這當然不妨礙劉義隆的滿腔熱情,除掉眼中釘和肉中刺的滋味,相信多數人都能體會到,那酸爽簡直無法阻擋。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詞語本身雖有貶義,但其實是個真理,何時何地對於何人都是適用的。

劉義隆能取得當下的成績,完全靠身邊人的輔佐,這些人意料之中得到升遷。

在戰爭中起決定作用的檀道濟,升為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督導官;給力大將到彥之,升為為南豫州督導官;智囊團成員、首都西區衛戍司令官王華,升為中央軍事總監,仍擔任高級谘詢官。

王華與王曇首、劉湛、殷景仁,都是高級谘詢官,風采胸襟和格局才乾,在當時算得上出類拔萃,連同禁宮侍從長謝弘徽,同時受到劉義隆的器重,號稱五臣。

王弘雖也位高權重,但畢竟與劉義隆稱不上親密無間,地位遠不如其弟王曇首。

謝弘徽是謝琰的侄孫,為人不苟言笑,在適當的時機才發言,在婢女奴才跟前,從不隨便說笑,十分看重尊卑貴賤。他的堂叔謝混,對這個大侄子很是欣賞,常對人說“謝弘徽與人相異時不會傷害彆人,與人相同時不會妨礙彆人,堪稱當世人傑,我對他無可非議。”

傳說中的清談,多數時候就是像這樣互相吹捧,劉裕之後,清談並未消失,而且永遠也不會消失,但並不是說這種言談一定是禍國殃民的,畢竟三言兩語怎麼也毀不掉整個國家,唯一的問題在於言語背後傳遞的價值觀和處世態度,如果浮誇矯情的風氣籠罩國內,那時候就顯現出清談的危害了。

兩晉的清談黃金期已經淡去,雖仍有遺留,但在劉宋王朝已掀不起多大風浪,因為新的毒瘤正在生根萌芽。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明月落星辰 為了變強,我截斷江河 從山寨老頭樂,到工業霸主 被推下山崖後,祖傳玉佩開啟空間 一條小船征服大海1 穿成炮灰,全靠彈幕逆天改命 紫嫣的冬日:穿越時空愛戀 封妖局 從鐵衣功開始肉身成聖 君天下,萬世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