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基第一時間告訴高歡“宇文泰一代英雄豪傑,請在他勢力還沒穩定時,把他消滅。”
高歡正對賀拔嶽的死,而沾沾自喜,胸有成竹地說“你沒看見賀拔嶽與侯莫陳悅的結果?我當使用計謀,坐在這裡把他們除掉。”
與此同時,元修也已聽說賀拔嶽的死訊,悲憤之餘,派武衛將軍元毗,前往慰問,並征調賀拔嶽的軍隊入京,同時召見侯莫陳悅。
侯莫陳悅顯然是不會入京的,而賀拔嶽的軍隊已歸宇文泰統率,當然也不會東下。
宇文泰請元毗代為上奏“賀拔嶽忽然遭謀殺,死於非命,司令官寇洛,推選我暫時主持軍政,陛下讓賀拔嶽部隊回京,現高歡的部隊已到河東,侯莫陳悅仍停留水洛城,賀拔嶽士卒都是西部人士,依戀自己的家鄉,如果強迫他們前往京師,侯莫陳悅在背後尾追,高歡在前麵堵截,恐怕會發生使帝國衰敗、人民痛苦的事,損失更大。請稍微放寬時限,容我對士卒慢慢加以說服,逐漸向東移動。”
元修於是讓宇文泰當總司令官,正式統率賀拔嶽的舊部。
荊州督導官賀拔勝也得到消息,賀拔嶽的部將、東雍州督導官、左翼總司令官李虎,原本投奔賀拔勝,勸他接收賀拔嶽的部隊,因是兄弟關係,名正而言順,一切定會水到渠成,但賀拔勝思來想去,終於沒敢實施,李虎不得已,再從荊州北返,投奔宇文泰。
李虎是西涼國王李歆的玄孫,正兒八經地名門之後,走到文鄉時,不幸被高歡的部隊捕獲,但萬幸的是居然被送往洛陽。
元修正打算控製關中,得到關中大將李虎,自然十分高興,任命他為首都衛戍司令官,賞賜大量的金銀財寶,然後親自送他西上,讓他投靠宇文泰,同時征求宇文泰對於安定秦隴地區的方略,宇文泰上疏說“最好征調侯莫陳悅到中央任職,或讓他當瓜州或涼州督導官,不然最後終會惹出禍事。”
元修接納這一建議,詔書不日抵達侯莫陳悅處,南秦州督導官李弼,建議侯莫陳悅說“賀拔公沒有罪,你卻把他殺害,又不能接管安撫他的部眾,而今他們擁護宇文泰當首領,宣稱為主報仇,這種聲勢難以抵抗,你最好解除兵權,向他們道歉,如若不然,定有大禍。”
侯莫陳悅斷然拒絕,雖然他已意識到著了高歡的道兒,但很多事注定是無法回頭的,隻能一條道走到黑。
宇文泰不失其時地寫信恐嚇說“賀拔公對帝國有很大貢獻,你既沒名望,又沒品德,賀拔公推薦你當中央駐隴右特遣政府總監,這是何其厚恩,你竟不思回報。高歡專權獨斷,你與賀拔公一同接受皇上密旨,屢屢締結盟約,可是你卻甘願當國賊的黨羽,共同危害皇家祖廟,塗到口邊的血,還沒有乾,殺人的利刃,卻已經出擊。現在我和你都接到詔書,征召回京,是進是退,全看你的決定,你如果東下隴山,我自會北道前往,你如果像老鼠一樣東張西望,不能馬上決定,那麼不久我們就要相見。”
原州督導官史歸,一向受賀拔嶽的寵愛信任,可是經過河曲之變,反而效忠侯莫陳悅,侯莫陳悅派部將率軍二千人,進入原州協防,共抗宇文泰。
於是雙方的首次交鋒就這樣拉開序幕。
宇文泰並沒有自信到堂而皇之地攻城略地,而是派司令官侯莫陳崇,率輕裝備騎兵一千人發動奇襲。
侯莫陳崇在夜色的掩護下,隻帶騎兵十人抵達城下,其他部眾,都在附近埋伏。
史歸看見對方的人數太少,根本沒有放在心上,但侯莫陳崇竟乘機突入城中,控製了城門,又有高平縣長李賢與弟弟李遠穆,在城中作內應,伏兵也隨之發動攻擊,一時殺聲衝天,原州城宣告崩潰,史歸被擒獲送往平涼。
侯莫陳崇並非侯莫陳悅的親屬,這一點在之前的章節中就有介紹,他憑這項功勞被宇文泰任命為原州執行官,將來會成為宇文家的得力乾將。
534年3月,宇文泰討伐侯莫陳悅的大軍,在原州集合完成,大戰即將展開。
4月,宇文泰留侄子宇文導為司令官,鎮守原州,然後親自率軍進入山區,一路穿出木峽關,雪地反而加速行軍,大出侯莫陳悅的意料之外,侯莫陳悅來不及部署,直接撤退到略陽,留一萬人鎮守水洛城。
但當宇文泰抵達水洛城下,城中軍民立即投降,宇文泰接著派數百騎兵直撲略陽。
侯莫陳悅再放棄略陽,退守上邽,並征調李弼協助抵抗宇文泰。
李弼知道侯莫陳悅一定失敗,秘密派人晉見宇文泰,表示願作內應,而侯莫陳悅又已經放棄上邽,逃入南方山區,把守險要,李弼對侯莫陳悅的部隊說“侯莫陳公打算回秦州,你們為什麼不收拾行裝。”
李弼與侯莫陳悅是連襟,所以大家都相信他的說辭,紛紛奔向上邽,而李弼已先控製城門,接待安置這些投奔的將士,然後獻出城池,向宇文泰投降。
宇文泰輕鬆再下一城,高興之餘,任命李弼當秦州督導官。
侯莫陳悅眾叛親離,被迫開始逃亡,一連數天東奔西跑,卻根本不知道將去向何方,後來準備投奔靈州督導官曹泥,半道上遇到宇文泰的追兵,終於精神失守,再也無力支撐,就在路邊上吊自殺。
之後宇文泰又平定了侯莫陳悅的餘黨,降服氐羌吐穀渾等小部落,關中各州儘數收入囊中。
夏州秘書長於謹,向宇文泰建議說“你據有關中險地,軍隊勇敢,土地肥沃,而今天子身在洛陽,受一群凶惡之徒壓迫,如果能呈獻你的誠心敬意,分析時局的演變及利害,請遷都關右,則對上挾持皇帝,對下指揮群雄,用中央政府的名義討伐叛亂,這正是千載難逢的時機。”
宇文泰不置可否,但暗自歡喜。
高歡聽說宇文泰平定秦隴,派使節帶著厚禮前往表示願結盟友,宇文泰拒絕接受,並把高歡的信加上封套,派司令官張軌,前往洛陽呈獻元修。
總監察長斛斯椿問張軌“高歡陰謀叛亂,路人皆知,人心所仗恃的,隻有西方的宇文泰,不知道宇文泰比賀拔嶽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