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晨剛伸了個懶腰,準備回臥房休息,房門卻"吱呀"一聲又被推開了。
孔柳站在門口,臉頰微紅,手指絞著衣角,眼神閃爍:"鄧郎,我……我忘了正事。"
鄧晨挑眉:"哦?什麼正事?"
孔柳深吸一口氣,抬頭直視他:"我父親的事。"
鄧晨一愣:"孔大人?"
"嗯。"孔柳點頭,"他想去常山謀個職位。"
鄧晨沉默了。
他當然明白孔新的意思——作為孔聖人的後裔,孔新自視甚高,即便王莽倒台,更始帝上位,他也覺得自己該是"帝王師"的級彆,而不是在鄧晨手下做個普通官員。
但問題是……
鄧晨不喜歡儒家那一套。
作為一個現代人,他深知儒家思想在漢武帝時期被"獨尊"的原因——那是為了統一思想,穩定社會,以便集中力量對外擴張。可到了西漢末年,儒家已經徹底淪為世家大族維護自身利益的工具。孔家自詡"海內第一世家",骨子裡還是那種"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傲慢。
孔柳雖然接受他的新思想,甚至幫他編教材、辦學堂,但她骨子裡還是儒家門徒。
——這矛盾,終究是要爆發的。
鄧晨沉吟片刻,決定試探一下:"孔大人想去常山做什麼職位?"
孔柳眼睛一亮:"父親精通《春秋》《禮記》,可為常山郡學祭酒,或……"
"或什麼?"
"或為郡丞,輔佐你治理常山。"
鄧晨差點笑出聲。
郡丞?
那可是二把手!孔新一個剛辭官的太官,憑什麼覺得自己能直接當郡丞?
他強忍笑意,委婉道:"孔大人學問深厚,但常山現在推行新政,恐怕……"
"新政?"孔柳皺眉,"什麼新政?"
"比如廢除世襲特權,推行科舉取士。"
孔柳臉色變了:"科舉?"
"對,考試選官,不論出身。"
"荒謬!"孔柳脫口而出,"禮樂崩壞,必致天下大亂!"
鄧晨挑眉:"哦?那依你之見,世家子弟天生就該做官?"
"世家子弟自幼習禮,通曉聖賢之道,自然比寒門更懂治國!"
"那王莽呢?"鄧晨反問,"他可是儒家典範,結果如何?"
孔柳語塞,但很快反駁:"王莽篡漢,非儒家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