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過七夕,謠言就像三伏天的太陽,照熱了整個河北。
邯鄲城門口。
賣胡餅的王大娘把麵團往案板上一摔,嗓門賽過銅鑼:"紫微星降世啦!常山太守鄧晨,夜裡元神出竅,"咻"地飛回嵩山陪媳婦,天亮又"咻"地回來批公文!人家是神仙,幫小舅子打天下來的!"
“他小舅子是誰啊?”一個排隊的顧客問。
“誰?當然是蕭王劉秀啊,你沒發現他孤身來到河北大地,如有神助般不消三月就滅掉了王郎。”
“那怪,劉秀卻是如同天神幫忙,萬事順利,聽說現在正在打銅馬,也是打得他們節節敗退。”
排隊買餅的腳夫一聽,餅也不等了,掉頭就往茶館跑——晚一步,談資就落後三個版本。
漳水渡船。
船家老趙撐著篙,神秘兮兮地對乘客說:"我昨夜載了個白衣書生,沒腳!漂著!說是鄧太守的分身,要去黃河缺口處畫符,"哢"一下,口子自己拐彎,魚兒排隊往網裡跳!"
乘客齊刷刷低頭看水麵——果然漂來一串魚,正朝渡船張嘴,好像真有人指揮。於是"鄧太守分水"的版本順水而下,一夜之間流進沿岸十三村。
鄴下書市。
雕版匠把新刻的《常山仙跡》往案上一擺,不到半個時辰被搶空。扉頁大標題:
【靈魂分身·三章】
第一章:一紙詩成,黃河改道;
第二章:隔空蓋印,鹽價自崩;
第三章:大儒對決,酸到脫發。
插圖更玄——鄧晨背生雙翼,左手捧印,右手執筆,腳下踩著酈元亨和崔不器,兩人頭上各頂一壇醋,活像被醃的鹹菜。
謠言傳著傳著,會長出腳、生出翅膀,還會自帶彈幕。
——"據說不光能分水,還能分餅!胡餅攤前喊一聲"鄧仙保佑",白麵能多出一兩!"
——"真的!我喊了,王大娘多給了我半兩,還撒了芝麻!"
於是胡餅攤前排起長龍,人人高舉銅錢,"鄧仙保佑"此起彼伏,把城門洞震得嗡嗡響。
王大娘樂得合不攏嘴,連夜把招牌改成"紫微仙餅",門口貼對聯:
上聯:咬一口詩興大發
下聯:嚼兩下妙筆生花
橫批:晨哥撒糖
兩位當事人想低調,可群眾不允許。
鄴下酒肆推出新菜:"酸秀才醋魚"——魚骨排成"酈"字,端上桌小二先唱:"一詩酸到骨頭裡,願君多長兩斤智!"
邯鄲戲園上演雜劇《噴嚏簍大戰仙分身》,崔不器被演成手抱醋壇、每打一個噴嚏就飛出一隊小紙人,紙人齊喊"哈啾",滿台亂飛,觀眾笑到拍斷椅背。
更離譜的是胭脂鋪——推出"晨仙香粉",廣告語:
"一抹分身香,夫君寫詩到天亮;
再抹靈魂醉,隔壁大儒哭到睡。"
酈、崔二人路過,差點被熏得原地升天。
謠言的儘頭,是民心。
所有人都在說:鄧晨為何這麼神?——"因為他是紫微星,專門下凡幫小舅子打天下!"
"小舅子是誰?"
"劉秀啊!舂陵劉三!天命所歸!"
於是,鄧晨越仙,劉秀越穩。
田間地頭,農夫歇犁嘮嗑:"鄧太守都出手了,舂陵那位肯定真龍無疑!"
市井瓦舍,屠戶切肉高唱:"紫微星的小舅子,那得跟!以後咱也是開國元勳的街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