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吳錫元,這個案子他才是主場。
他熟讀兵法,去一個地方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看地形圖。
獅頭嶺、甕城以及陲縣三個地方他一早就知道是什麼個地理位置。
若是能順利拿下這三個地方,攻守兼備,互相支援,實在不錯。
他會這麼說,純粹就是想聽聽吳錫元會怎麼說。
吳錫元來這裡是想尋求幫助的,自然態度十分真誠,閔將軍怎麼問,他就是怎麼回答的。
“我隻是隱隱覺得這三個地方的叛軍應當都不簡單,不是普通的農民起義。閔將軍您在陲縣,興許不大了解其他兩個地方,獅頭嶺的叛軍實力最弱,應當大部分就是慫恿了當地真正的老百姓。至於那個騙了縣令的瞎子可能也是背後之人派他過去的。”
閔將軍見吳錫元說得認真,並不像一些什麼都不懂的文官似的總是左顧而言他,因此他也聽得專注了起來。
吳錫元見狀又接著說道“我前些日子到了獅頭嶺,見到了鎮守在那邊的宋將軍,我們發現獅頭嶺那邊的縣令被人抓去關在了龍王廟前邊的水牢裡,隻是在我們找過去之後,那縣令已經不見了蹤跡,包括那個騙了老百姓去送死的瞎子,也一起不見了。”
見閔將軍皺起了眉頭,他就又接著說道“當時的我在獅頭嶺也差不多什麼訊息,又隱隱覺得可能此事跟其他兩個起義的地方有關係。實不相瞞,在來您這裡之前,我已經去過嶽將軍那裡了,嶽將軍說他們那裡的叛軍口音十分駁雜,似乎是各個地方的人都有,應當是個雜牌軍。”
說到這兒,他抬頭再看向閔將軍,就瞧著他臉上的神色有些不大對勁兒。
他就又說道“想必我說到這兒了,您應當也清楚了。按照我的猜想,您這裡遇上的人應當是最不容易對付的了吧?”
對於真正有本事的人,閔將軍還是很客氣的,這個吳大人確實是個聰明人。
他的眸子裡似有精光閃過,看著吳錫元問道“你是如何知道的?”
吳錫元回答道“我之前去甕城的時候,整個甕城裡守衛很鬆,甕城縣令為了保護城裡的老百姓,跟叛軍同歸於儘了。按照嶽將軍的說法,那些叛軍都很好對付。而我在來您這裡的路上,不過走了短短八裡地,就被守在此處的侍衛攔下來盤問了三次。而您設立這麼多崗哨,自然不是為了刁難普通老百姓的,估摸著應當就是為了能及時應對那些叛軍。”
吳錫元說完,就又問道“閔將軍,不知您在陲縣遇上的情況又如何呢?那些叛軍難對付嗎?”
閔將軍此時的臉色已經很不好了,他沉聲回答道“你猜的不錯,本將軍遇上的叛軍確實都是些訓練有素的,你如今看到陲縣已經是我們修複後的了,之前城裡很多地方都被毀壞了,戰況十分激烈。即便是這樣……也還是讓他們逃走了不少人,本將軍擔心他們卷土重來,這才處處設防,就是為了以防萬一。”
“您這邊可有什麼線索?”吳錫元直接問道。
按照他之前對這些武將的了解,跟他們打交道還是直來直往更好一些,不停的試探,反而會讓他們更加反感。
閔將軍也並沒有瞞著他,就同他說道“這陣子本將軍陸陸續續派出去二十對斥候,尋找那些叛軍的蹤跡,根據他們的追蹤和調查得知,原本陲縣的叛軍如今應該退守在了三百裡之外的不周縣。”
吳錫元聽到他說不周縣,立刻就皺起了眉頭,“不周縣??”
不周縣比陲縣還要更為偏僻一些,距離東瀛戰場就更近了。
那邊時不時的就會被戰火波及到,因此原本不周縣的百姓們大多數都已經背井離鄉逃離了家園。
那群叛軍如今退守不周縣,到底是因為他們本就是東瀛人?還是因為他們實在退無可退?
吳錫元心中疑惑極了,隻可惜他來此地的時候尚短,手裡的線索也很少。
上一世在天狗食日之後,天下就大亂了,那時候各到處都有起義的軍隊,陲縣的這夥人混在其中渾水摸魚,也根本沒有太多的人能注意到。
“除此之外,將軍您可還有彆的線索?”吳錫元隻能寄希望於閔將軍。
閔將軍果然要更靠譜一些,他點了點頭,說了一個令吳錫元始料未及的線索。
“最近幾日又查到了些東西,我讓侍衛們搜查了那些逃走的叛軍們的故居,在他們的住所中發現了一些奇怪的服飾。”
吳錫元聽得認真,就見閔將軍停頓了一下,他衝著外邊揚聲喊道“春城,你讓人把前兩日收繳的那個大箱子送過來!”
蔣春城推開門對著裡麵一抱拳,應了一聲是,才大步流星的離開了。
到了這會兒,吳錫元沉下了氣。
他有預感,閔將軍將會給他一個驚喜。
蔣春成離去並沒有很久就回來了,他回來的時候他的身後跟了兩個侍衛,侍衛們抬著個半人高的漆木箱子。
漆木箱子放在地板上,發出“嘭”地一聲,看樣子分量似乎很不輕。
閔將軍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吳錫元也緊隨其後,跟著他一同來到了箱子旁邊。
閔將軍示意一旁的蔣春成將鎖打開,蔣春成應了下來。
箱子是被閔將軍親手打開了,他抬起頭看向了略微比他高一點的吳錫元,對著他說道“吳大人,您自己看看這些東西。”
吳錫元蹲下身,先取出其中的一件衣裳,打開一看他就愣住了。
按照他的年紀,他應該是沒見過這種衣服的,但他好歹也算是博學多才,見識了許多前朝的文獻和字畫。
這衣裳的款式分明就是前朝的衣物!
他們大夏朝在先祖進京稱帝之後,便令人改了衣裳的樣式,這種寬鬆的衣裳已經上百年沒人穿過了。
而這衣裳的布料很明顯年限並不久遠,若說是祖上留下來的也說不通。
除此之外,箱子裡還有許多其他東西,比如說小榻,羊蹄碗等等,都是前朝時候盛行的。
大夏朝跟西域交易比較密切,他們他們如今大多坐得椅子,除了貴妃榻,幾乎已經沒人用塌這種床具了。
吳錫元看完這些東西,抬頭不可思議地看向了閔將軍。
就看到了閔將軍衝著他微微頷首,像是認同了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