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浩褚點兵10萬,屬實是多多益善了。
但這10萬兵力的水分可不小。人數當然夠了,可是其中被強拉的,隻能當後勤的壯丁就有2萬,他們屬於隻能在陣後搖旗呐喊製造製造氣氛的。
他們連裝備都沒有,隻能拿一些削尖的木棍做做樣子,真讓他們上陣,或者真的被敵軍突擊的話,他們隻會轟然而散。幾百敵軍追趕著他們2萬人跑都不是沒有可能。
另外8萬裡有5萬禁軍,是京城裡所剩禁軍一半的底子了。本來京城裡最後的10萬禁軍是要專門拿來守城的,可是形勢變化太快,戰略形勢太嚴峻了。
如果不破開一條讓南方物資進京的道路,偽明隻要把京城團團圍住,一段時間內就能讓京城餓殍遍地。
所以不得不劃撥一半禁軍出陣野戰。上一次5萬禁軍被延壽教軍隊擊敗,大家反省之後覺得一個是當時兵力不如對方。另一個就是騎兵太少,被延壽教的騎兵騷擾的太厲害,這一次武義軍好歹來了2千騎兵,不至於會像上次的情況那麼惡劣。
當然,譚金鵬因為認為是戰死了所以沒人噴他,但凡他還有半條命都要被人丟上指揮不力,懦弱無能的大鍋。貶為平民都是輕的,下獄待斬才是正常情況。
另外3萬矮子裡拔高個,官軍將領們認為比較能打的就是花錢招募來的士兵。朝廷把能刮來的錢都拿了出來,連皇帝也把內帑拿了出來當做募兵軍費,在中京道招募良家子當兵。
不僅軍餉豐厚,而且原本過去當過官兵的,有一定戰技的,歲數不是太老的老兵,再投入官軍之中,立刻封官升三階。
都這種情況了,當然已經不在乎將來這麼多的軍官和那麼厚的軍餉會不會成為一個老大難,朝廷上下目前隻在乎能不能過眼前這一關。
所以這才招募了3萬士兵,士氣比那2萬強拉的壯丁可要高昂,各方麵的素質更是強出一大截。還有老兵當上軍官帶領他們,立刻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戰鬥力。
但是童浩褚還是不滿意。
他對這3萬士兵的看的比5萬禁軍還要重。因為他知道5萬禁軍裡兵油子多,彆看人數比這3萬新兵多,實際上還不如新兵裡的二愣子不怕死敢打敢拚。
真的上戰場廝殺過之後,3萬新兵要是能活下來一半,那這一半成為老兵就能變成真正的可以邁向精銳軍隊的苗子。
他不滿意的地方就是裝備,裝備在哪裡!
裝備問題朝廷非常為難,因為之前的堡壘前線和北原拉鋸那麼久,雖然靠著用人命填上去,把輜重往永定堡和中興堡裡送,但也不能不給送輜重的軍隊安排裝備吧。
一直都是在重複不斷拚湊些簡單裝備給新兵,然後全都損失掉的過程。朝廷根本沒有庫存。
想現造生產力不足了,之前那些都是從延壽教那兒買的,現在你上哪兒買去?那些大師傅都被延壽教攏在手裡了,親密的家人也都一起移去了安右道。
現在抓一些他們的遠房親戚難道能把他們逼回來?連信都送不到他們手上,人家哪裡知道你抓了“人質”呢?
都火燒眉毛了,與其繞那麼遠,還不如能弄些什麼裝備就弄些什麼吧。
所以童浩褚檢查過新兵的裝備之後當然很失望,可是他就算憑著正隆的聖眷去朝廷鬨也沒用,軍械庫已經全搬空了,變不出來東西了!
這讓童浩褚心裡不安的陰影又多了不少,隻能讓他們多弄一些木質長槍,然後期盼延壽教其實沒有那麼多重甲步兵和甲馬。而如果真的碰到偽明的重甲軍隊,那……就自求多福吧。
童浩褚為了立威和立軍紀,毫不手軟地殺了一批人,震懾全軍。不論是新兵還是禁軍,都直接殺了,把他們的腦袋串到一起展示。
簡單粗暴但很有用,軍紀為之一肅。而就算有人去控告童浩褚虐待士兵,劉承曜也按下不處理,就當沒有這回事。
然後童浩褚又在整訓軍紀成功後厚賞了全軍,賞罰並舉,立刻立威收軍心成功,算是勉強讓他們有了軍隊的樣子,可以讓他們叢進叢退了。
反正就是這些士兵是很難指揮到小規模單位的,隻能讓他們列一個陣,然後跟著這個陣,憑借旗幟讓他們一起同進同退和敵軍廝殺。最終能打成什麼樣看運氣,童浩褚心裡也不可能有底。
有可能就在戰場上莫名其妙上頭了,有人帶頭血戰不退就那麼站住了。也有可能這個陣裡膽小的人多一點,忽然一群人跑,其他人一慌也跟著跑,那這個陣可能就這麼莫名其妙崩了也不是沒可能。
童浩褚倒是想把他們多訓練一段日子,可是當前敵軍進軍的態勢不允許,他想訓練一個月京城的糧草都不允許!
所以等新兵的木槍木盾到手之後,童浩褚收到偽明軍隊已經從金州和寧州方向打過來的消息後,做出了與金州偽明軍隊交戰的決定。
因為寧州方向的偽明大軍看似隻有不到5萬人,實際上它的背後還有一支軍隊跟上,實際上是10萬大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