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浩褚從來沒有統領過這麼多的兵馬,11萬軍隊他已經是一名大帥了。
雖然前景昏暗迷茫,但至少眼下他是意氣風發的。對麵的偽明軍隊再精銳也隻是不到5萬人,自己再差也可以和對麵打個平手。
這樣就足夠了,隻要不敗朝廷就會更信任自己。哪怕京城難守,屆時護著皇帝去南方5省苟延殘喘,哪怕偏安,自己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11萬官軍行軍到東京畿,和迎麵而來的明軍撞上,雙方展開陣型對峙。
童浩褚意氣風發地將大軍展開,但是把禁軍往前麵擺,新兵儘量還是藏在後麵,畢竟隊列都走不好,走得太前隻會讓人看穿底細。
童浩褚武義軍的8千步兵位於陣列中央當做中軍,這是他的老本錢,不會輕易讓他們上陣拚命的,等到關鍵時刻才會投入。另有2千騎兵更是珍貴,隻有在追殺的時候才會考慮放出去建功,隻會做錦上添花的事而不會讓他們去“雪中送炭”。
童浩褚雖然覺得自己的兵力更多,但是卻沒有一上來就急忙發動進攻。
他手裡的新兵太多,士氣也不旺盛,如果沒有武義軍帶頭衝鋒的話,其他士兵也不會有太大的作戰意誌。
他們連跟著陣型走都能走得歪歪扭扭,走一段路就得停下來整一下隊。你讓他們進攻或者追擊,他們能把自己跑亂掉,亂糟糟地打過去,說不定被對手一個反撲他們反而會潰敗回來,把原本正常的軍隊都卷亂了。
雙方雖然說是對峙,但也不是絲毫動作都沒有。
童浩褚知道偽明的弓箭手數量多的情報,所以派出了槍盾兵稍微前進了一些距離,想要吸引偽明的弓箭手射擊,浪費敵軍箭矢。
結果童浩褚發現偽明的弓箭手並沒有直接出來,人家躲在更大的盾牌後麵才出來的。
之見一排排的大盾朝前頂上,卻也不一直走,隻是停在了比偽明軍隊大陣更接近官軍陣型的位置,然後就停了下來。
童浩褚還在想對方是打的什麼主意,難道和我一樣想的是先騙一騙箭矢?那麼大的盾牌,童浩褚才懶得浪費箭呢。隻是讓手下抽冷射箭,反正射幾支要是能蒙中對麵,也算是純賺到。
可是偽明的弓箭手也和他們想的一樣,零零散散的箭矢飛了過來,飛的還挺遠,落到了陣裡麵,逼得士兵們隻能把盾牌抬起來,免得一個不留神被射中了。
童浩褚不在乎這一點點損失,隻是認真觀察敵軍是想乾嘛,難道隻是出來射射箭嗎?
大盾停下來一小會兒之後,盾弩手做好了準備忽然發威,弩箭朝上拉高了一點角度進行射擊,飛過幾百米的距離,紮進了陣中。
慘叫聲四起。
雖然大家舉著盾,可是全金屬的弩箭動能十足,被偏轉滑輪組加持過,需要兩隻手臂才能拉滿的弩弦蓄能下,它飛過幾百米的距離雖然沒了加速度,可是憑借自身的重量、慣性和鋒利,弩箭照樣紮穿了官兵的盾牌,製造了殺傷。
因為盾牌的原因弩箭造成的死亡率並不高,可是造成傷殘一樣降低了敵軍的有生力量。在戰場上的時候,傷殘反而更能拖累敵軍,照顧傷兵要耗費的資源和人力太多了,對一些軍隊來說,傷兵還不如死了算了。
周宇從一開始建立教兵的時候,就把降低傷亡率放在首位,因為他知道“維護”傷殘士兵這種事情隻要拉長時間,絕對是極為昂貴的。
除非你本來就沒想過照顧傷兵一輩子,發點錢打發了。但那樣絕對會降低士氣,士兵們又不傻,他們在成為士兵之前都能在社會上見到傷殘士兵,他們的境遇好壞將直接影響到他們參軍的可能性。
所以把眼光拉長遠,周宇寧願給他們配副鐵甲,讓他們吃好喝好能扛得起這副鐵甲。有了鐵甲,教兵們戰場上可能的重傷就會變成無傷,傷殘級彆的傷害變成輕傷,立刻致死的傷害才會變成傷殘。
老兵損失少了,部隊戰鬥力和士氣維持在高位,社會上也不會出現一大批傷殘退役的老兵,也不會一仗下去家家哭喪,大家也會逐漸明白當延壽教的兵“安全”。
比起今後要長期養著一大群生產力幾乎為零的傷殘老兵,能讓老兵在軍旅之中完完整整退役,社會上多出勞動力來進行生產,就長期來看顯然是後一種更劃算。軍隊裝備上的投資和戰鬥中的醫療支出絕對不能省。
這種道理目光短淺的興漢官軍是不會懂的,他們把士兵當成一次性消耗品,傷殘之後給你截個肢,運氣好活下來,運氣差就死翹翹。搞到最後民間談當兵色變,各種不願意從軍,知道一去不複返的概率極大。
本來就沒有受過多少訓練,第一次上陣心中驚慌的他們發現,自己就算拿著盾牌也被弩箭亂射,盾牌像紙糊的一樣直接被射穿了,許多人士兵都驚恐萬分。
他們的軍備太差了,為了湊幾萬麵盾牌材料都不夠,砍伐樹木就不用說了,還去京城內的民眾家中搜刮,一些家具都拿來做了盾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