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有考慮過,如果高麗人真的能一直堅持下去,那麼明軍拿下左丘家和單於家之後,將可以考慮從他們的境內,讓軍隊出現在高麗北部,給高麗國施加壓力。
已經打到現在,高麗是一定要吞並的了。都已經在他們的民間撒上延壽教的種子了,如果放棄計劃,這些延壽教的教徒該怎麼辦?
放棄他們置之不理絕不是周宇會做的事情。
大明國內的官員因為大多留任,而且大量延壽教教徒被派到各地去傳播教義,然後建立地方組織,建立對底層的控製。所以此時的大明已經開始從改朝換代中走出來,正在進入恢複期。
和平了,可以裁撤掉許多被迫當兵的勞動力。過去那些俘虜也可以被釋放,變成勞動力。
延壽教的民兵也裁汰掉了一部分,明軍開始選擇精兵來培養成職業士兵。今後不會有什麼超大規模的戰爭,不需要全麵動員,大家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經濟建設中去就好。
貧民、流民、山賊、土匪,過去興漢時代遺留的問題正在被解決。很簡單,大明政府給他們找一個工作,實在找不到能乾的工作就丟進延壽教裡乾活,當一個最普通的教眾,雖然沒有什麼財產,但總有飯吃,能活下去。
延壽教的田現在多的是。周宇不準備給自己留下一堆田地當皇莊什麼的,因為上行下效,隻要他這麼乾了,下麵的人就會覺得這麼乾沒問題,然後儘情進行土地兼並。
因此他將原本興漢皇帝的田地財產都給了延壽教,讓延壽教有田地可以安排新的教徒進行種田。
周宇覺得給自己這個皇帝“發工資”是一個好辦法。從國家財政裡支出固定工資給自己,是一個十分“公平”的方式。
表麵上他是最有權勢的人,但是他也要遵守對基本人權、基本財產權的保護,不能把政權的力量當成合法的強盜手段。以前的皇帝都是肆無忌憚的,所以整個國家用不了多少代就要陷入治亂循環。
周宇想要嘗試一下能不能用自我收束權力的方式,讓整個國家的權力不失控亂搞,來延長一個帝國的生命周期。
有了更多的田地,周宇讓各處把地方治安管起來。簡單來說就是先治理遊手好閒之人,隻要沒有工作的,統統都要分辨清楚究竟是不願還是不能。
如果四肢健全不傻不顛還遊手好閒,那就是社會治安的不安定因素。這些人閒著沒事肯定要乾點壞事的,偷雞摸狗都是輕的,很容易釀出大惡。
大明和興漢不同,對這些人也要管起來。延壽教或者軍隊選一個,進去乾活或者練起來,進行全方麵的改造。改造不好不放出來。
而其實這也是在變相削弱犯罪形成的土壤。
地方強權的手裡一直都有著一批狗腿子和打手,富家惡少的身邊也都會有幫閒來幫他們“找樂子”。
這些人並非隻是主人的“掛件”,主人要他們乾什麼他們就乾什麼。不少時候他們也會積極主動地想要作惡“找樂子”,隻不過他們會把自己去做變成慫恿他們的主人去做,然後一起為惡。
這樣他們的罪行事發之後有人包庇,說不定還會得到主人的賞賜。
他們沒有彆的技能,不願意正常勞動,隻願意欺壓弱小,絕不是什麼好東西。一些所謂的“惡少”從小可能隻是調皮一點,但是也會慢慢被他們帶壞,直到越來越壞,最終成為當地一害。
不是說這些幫閒的主人都是善良的,而是說這些幫閒本身就是惡滋生的土壤,隻要把他們能清理的清理掉,社會上的犯罪和治安問題會少很多。
就算那些惡少是生來就壞,沒有了身邊的幫閒,他們又能欺負幾家人?
這件事開始頒布施行的時候,許多人根本不當回事。特彆是南方五省的人,他們覺得隻不過是換了個皇帝而已,大家跟著喊你皇上,認你這個天下姓周了,今後稅全交給你了。
那麼你就彆管到我這鎮裡、村裡的各種小事,我們這些“鄉賢”自然會幫皇帝您治理地方上的事情,不用皇上您費心。
可延壽教這麼些年來,教主所下的命令從來沒有草草了事虎頭蛇尾過,並且一直強調執行且抓執行。
延壽教向來都是把能怎麼辦,該怎麼辦都跟你說的很清楚之後才讓你去辦。而不是模模糊糊地說一聲你去辦,然後辦的好了是上麵的命令,辦不好了把下麵抓出來背鍋的嘴臉。
就算沒辦好,也要檢討反思找出原因,然後再嘗試新方法。隻有困難實在太大教主親自出馬解決的,從來沒有不達到目的就退縮的。
因此延壽教在各地開始抓這件事的時候,那些被延壽教滲透的比較久的省份都比較自覺。畢竟不僅當地教徒多,而且對延壽教的“戰鬥力”和“執拗勁”都了解,不敢和他們對著乾。
也就剛剛投降大明的地方,延壽教的勢力還比較薄弱,一些沒見識過明軍陣勢的人還敢對抗。
挺好的,總得收拾一些人吧,不然豈不是過渡的太輕鬆,便宜他們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