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邦自治區代表團下榻的地方沒有選擇和孤島方麵一起,而是選擇了新約克城華夏會館。
新約克城華夏會館就位於新約克城的唐人街。
新約克城華夏會館成立於1883年,是唐人街中最古老的社群組織,也是華人社團中心的母組織,由60個代表紐約各方麵的團體組成,包括專業與商業組織、公民團體、宗教、文化和女性團體、同鄉會與宗親會。
華夏會館在曆史上扮演著海外華人社群中的政府角色,提供社會服務,也可以仲裁個人或商業糾紛,複興中華傳統與文化遺產,同時扮演在漂亮國海外華人與當地人的溝通橋梁,維護在漂亮國海外華人的利益,也從事慈善活動,讚助教育與娛樂活動,讚助與助長青年服務,幫助與擁護小型商業活動。
從肯迪國際機場出來,到達唐人街華夏會館的時候,已經快天亮了。
新約克城的唐人街,位於新約克城曼哈頓南端下城,其範圍以勿街為中心,包括堅尼街、擺也街、披露街、拉菲耶特街、包厘街和東百老彙大道。
這裡地理位置優越,距市政府僅一箭之遙,與聞名世界的國際金融中心華爾街也隻是咫尺之途,又毗鄰世界表演藝術中心的百老彙,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她在紐約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唐人街的英文名稱是chinaton,意譯華夏城。
最早的唐人街是1890年形成的。
1848年,兩男一女共3位華夏粵省台山人乘坐“流浪之鷹”號帆船到達漂亮國,這是最早移民漂亮國的華夏人。
到1851年,移入漂亮國西海岸的五邑人已達2.5萬人,以後逐年增加。
這些先僑們在礦場、農場、雪茄廠、木材廠做漂亮國白人不肯做的工作。
紐約唐人街的居民以華人為主,華人的商業活動也集中於此。
到了2020年代,紐約唐人街,已擴展為45條街道,麵積超過4平方公裡。
住在唐人街,就像在華夏大陸、孤島和港島等其他華人小城一樣。
通用的語言主要是普通話,也有各地方言。
飲食方麵以中餐為主食,許多街口有中文報攤。
開車可以聽到中文廣播,晚間看的電視是中文電視。
在漂亮國,隻有唐人街有這樣的條件和氛圍。
剛進入唐人街,在路燈的燈光下,看到街道兩邊密密麻麻掛著的招牌,都是豎著的,仿佛有一種置身於港島街頭的感覺。
坐在大巴車上,郭開明對陳晉說道:“這裡和港島沒什麼區彆嘛。”
陳晉笑道:“是啊,這裡的華夏人大部分都是粵省人,粵語就是通用語言。”
其實直到2020年代,漂亮國的華夏移民還是以粵省人、閩省人為主。
陳晉查了一下木星芯片裡的資料,在他穿越的2022年,移民到漂亮國的閩省人約110.2萬人)數量多於粵省人約35萬人),主要集中在紐約市的法拉盛地區,從事餐飲、商貿等行業。
粵省人則主要分布在洛杉磯、舊金山等城市,以商業和科技領域為主。
閩省長樂、連江、福清等地區的移民群體規模最大,已超過粵省人移民並成為紐約最大的華裔群體。
紐約華人人口超100萬,其中閩省人占比超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