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淩峰收到徐秋從贛洲府城傳回來的消息時已經是三天後了,彼時他已經安排好了安義縣的一應事務,準備好出發去府城。
知道李淩峰要趁夜趕路,韓師爺過來給他送行,順便將新弄到的戶籍文書一應奉上。
“大人,若到了府城,還請看在我家大人為官清廉的份上照拂一二……”
當日那幫人在城外刺殺李淩峰的事被傳回,韓師爺再也不能心存僥幸了,想著自家縣令大人此次去府城凶多吉少,便夜不能寐。
如今李淩峰潛藏在安義縣的事情敗露,自家大人頭頂的烏紗帽定然不保,若是因此連累了性命,老夫人是定然受不住這個打擊的。
為今之計,韓師爺隻盼著李大人能顧及兩分這些日子裡來的情分,出手保一保他家大人。
李淩峰翻閱著他呈遞過來的戶籍文書,聞言抬眼看過去,想著魏源這些日子以來辦事還算儘心,既然倒戈向他,他也不吝嗇給出一個承諾。
“自然,魏大人心係百姓,是本官所見為數不多的好官,自不會見死不救。”
得他這一句承諾,韓師爺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這才說起戶籍文書的事。
李淩峰如今在安義縣的消息已經泄露,府城那些人自然是對他嚴防死守,想要悄無聲息的入城,不得不好好改頭換麵一番,這才讓韓師爺去彆的縣城弄來了這一套文書。
韓師爺長年做魏源的心腹,也不是個傻的,求李淩峰救自家縣令的時候並不說自己勞苦功高,趁著這當頭提一嘴,既不邀功,又無脅迫的意思,進退有度,倒是個八麵玲瓏的趣人。
李淩峰看了幾眼,見東西沒有問題,遞給一旁的侍衛統領收了起來。
“小的給大人弄來這商戶戶籍,也是出於對大人身份的考量……”
主要是,李淩峰這一行身上的氣勢,怎麼看也不像是普通農戶,若不弄個得宜的身份,恐怕會讓他人起疑,但士農工商,商人身份低微,又怕冒犯了眼前這位真佛。
“本官省得,有勞韓師爺。”
李淩峰倒是不介意這些,古代商人地位低下,但他芯子是現代人,自然不會瞧不上。
如今堤壩築了水泥,所有事情也安排妥當,他已經決定明日一早就動身,這會兒還是得囑咐韓師爺幾句。
“如今四處受難,安義縣局勢好轉,在洪災中也喪身了不少百姓,待本官走後,若有流民流竄至此,無作奸犯科前途者,儘可吸納,安義縣城還在重建,水泥廠與望城坡那邊日後隻怕更需要更多人手,也能讓他們以工代賑,在此地謀個生路。”
這事李淩峰早有打算,望城坡這裡在他的帶領下弄出了水泥,日後自然是要銷往大夏各洲的,還有那些金貴種子,除了這會兒在培育的土豆玉米,還有其他的番茄、辣椒等也需要一茬一茬的培育。
他早就交待林家的人過來接手,等他將贛洲的事處理妥當,待洪水退去,自然是好好借著這些東西將此地發展起來,此事與魏源合作,也是李淩峰給手下人的青雲梯。
知道望城坡那些東西乾係重大,李大人與自家縣令大人都尤為重視,韓師爺不敢輕視,重重點頭,也早已將那兩處換了魏家心腹看守。
“小的自不會辜負大人重托,一定會守好這些東西等大人與縣令大人從府城歸來。”
——
李淩峰一大早天不亮就出了安義縣,身旁帶著的侍衛也換成了家丁小廝的裝束,一行人拉著一些糧食,扮作商人前往府城而去。
幾人先繞路去了戶籍文書上的縣城,再從此處出發,天亮時便抵達了府城。
好在一路上頗為太平,抵達城門時,城外圍滿了流民,隻留重兵把守的小道供商人和一些大人物出入。
想趁著天災發財的商人不少,李淩峰一行人帶著貨物混入其中並不打眼,慢慢排著隊跟著隊伍前行。
李淩峰掀開車簾看了一眼,見被兵士隔開的岔道後,擠滿了橫七豎八或站或躺的流民,眉頭忍不住皺了起來。
好在隊伍行進並不慢,守城的士兵見他們一行都帶有文書,又是穿著富麗的商人,盤問了幾句後便將人放了進去。
當然,其中也沒少了李淩峰鼓鼓囊囊一荷包的銀子打點。
幾人入了城,李淩峰也沒立即想著聯係徐秋,反倒是讓手下人去租了一家客棧住了進去。
“大人,下官剛剛看過了,門口盯梢的還沒走。”
李淩峰點了點頭,心下卻哂笑,這些人出動這麼多人手嚴防死守,想必也沒有麵上那般硬氣,到底心裡對他還是有幾分懼意的。
他沒有懷疑自己身份暴露,方才觀察了一陣,似乎進了城的都會有這樣的‘好待遇’,因此也不著急。
“先做修整吧,咱們帶來的貨還得慢慢尋人打聽價格,現在糧食不便宜,咱們拉來的定然能售個好價錢。”
吃過飯後,李淩峰稍作休息,果然帶著手下人慢慢在城中‘打聽’起來,去了不少糧鋪,活脫脫一副為生意疲於奔走的模樣。
盯梢的眼線觀察了兩日,見對方沒什麼異常才撤了去。
當夜,李淩峰就見到了多日不見的徐秋。
喜歡寒門出了個狀元郎請大家收藏:()寒門出了個狀元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