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鍋旁坐著大焱的天子和首輔,紅湯升起的霧氣橫在了兩人中間。
一邊吃著。
一邊隨口聊著些事。
“若是不考慮長幼之序,由寧兒出使大夏,本就是朕心裡的不二之選。”
張弘正聽到大焱天子的話,他夾起一塊鴨腿放在自己碗裡,輕聲說道:
“大殿下他這些年也不容易。”
“俊兒是不容易,但是天下蒼生有幾個人談得上容易?怎麼做事兒,是他自己的事,但他既然處在這個位置上,能不能成事兒卻關乎到許多人的生計。”
大焱天子從紅湯裡撈起了一塊鴨脖。
“瞻前顧後。”
“既不想落在人後隨波而行,卻又不能一往無前的邁出去破局。”
“卡在中途,不前不後,這這才是危險的處境。”
“若是天下太平無事,以大焱的家底讓俊兒錯個兩三次,練一練手換個長進,倒是無妨,但如今大世已至亂象已起,卻由不得不上不下的俊兒在這裡折騰了。”
鴨脖的皮肉間隙裡流淌著香味十足的紅油。
一口咬下去。
紅湯與肉汁在口腔中溢出。
有點辣。
但正是冬日,辣一下正好舒坦。
張弘正吃著鴨腿。
儲君之事向來都是君臣間的大忌,不過他和大焱天子間似乎並不用避諱這一問題。
他微微沉吟,詢問道:“所以大殿下在陛下心中,不宜坐上太子之位?陛下雖然身強體壯,但如今正是因為天下大亂,一國儲君之事還需陛下早拿主意。”
大焱天子在紅湯裡繼續撈著烤鴨。
升起的霧氣。
模糊了那副硬朗堅毅的麵容。
“在如今的局勢下,現在的俊兒確實不合適,但以後誰說得準呢?”
“張卿,我知道你是為了社稷安穩,思慮到了百年以後。”
“但你也說了朕身強體壯,朕便想試趁著這時候,把那些該打的仗都打了,給後世一個太平安穩的天下。”
太平盛世。
任何一個有雄心壯誌的帝王,大抵都會有這樣的追求。
張弘正作為首輔,他的追求便是傾儘所能,輔佐帝王完成天下太平的宏願。
“陛下雄心壯誌,將來在史書上必成一代聖君。”
“哈哈,張卿原來也會拍馬屁?成了,這聖君之名當然是跑不了,但如果朕最後功虧一簣了……張卿,你如今已經修行,有了儒道修為在身,恢複了師門,在儒家的地位可是更進一步了,將來朕若是成了貪功冒進的昏君,後世文人提筆罵朕的時候,你可得為朕開脫兩句……”
君臣相宜之際。
一封關於南方邊境的戰報緊急送往了宮中。
大焱天子看完之後。
放下了筷子,眉頭深皺。
“陛下,可是玄雍國有變?”
“是,但也不僅僅是玄雍國……張卿,你自己看看吧。”
大焱天子把戰報給了張弘正,重新拿起來了筷子,隻是浸滿紅油的烤鴨雖然美味依舊,但是這位手握社稷身負國運的真龍天子卻一直皺著眉頭,沒有了之前的輕鬆。
張弘正接過戰報,越看越是若有所思。
戰報是由駐守南方長期與玄雍國陳兵對峙的蕭大將軍親筆所寫。
玄雍國確實發生了些變故。
蕭大將軍前些時日有所察覺,發兵試探吃了個敗仗,這個敗仗本身不重要,本來就是預料之中,隻為試探虛實,但試探出來的結果就是重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