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李淵的決定,蕭何不急陳平急,李泌登場_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 > 第175章 李淵的決定,蕭何不急陳平急,李泌登場

第175章 李淵的決定,蕭何不急陳平急,李泌登場(2 / 2)

“你這個老小子,就是滑頭!”

“但朕偏偏要告訴你!”

裴寂苦著臉,道

“陛下,彆說行不行?”

李淵盯著裴寂。

“不行。”

裴寂無奈,捂住耳朵。

李淵一拍桌案,怒道

“裴寂,你把手給朕放下!”

裴寂一臉絕望地放下手。

“陛下,臣隻想好好活著啊。”

李淵點頭道

“這是你唯一的活命機會。”

裴寂啞然半晌,硬著頭皮道

“是太子和秦王之間,陛下已經做出選擇了?”

李淵哈哈大笑起來。

“老裴啊,朕就知道,全天下的人,就你最了解朕!”

“來,咱們喝了這一杯!”

裴寂愁眉苦臉地和李淵碰了一杯,道

“陛下該不會想要告訴臣,這個選擇不會再更改了吧?”

李淵斜了裴寂一眼。

“怎麼樣,全大唐的人都不知道,就你知道了,朕對你夠好了吧?”

裴寂一聲歎息,站了起來,恭恭敬敬地朝著李淵行禮。

“臣隻能說,陛下英明!”

李淵表情突然變得嚴肅起來,問道

“老裴啊,你說將來大唐的子孫們,會不會覺得朕開了一個壞頭?”

裴寂眨了眨眼睛,笑道

“陛下是大唐的開國高祖,又有哪個不長眼睛的李氏子孫敢質疑陛下呢?”

“再說了,他們質疑陛下又如何,難道那個時候陛下還能聽得到嗎?”

李淵聞言,不由捧腹大笑。

“有道理,你這老小子,說的實在是太有道理了!”

夜深,裴寂坐著馬車離開皇宮。

剛一離開皇宮,裴寂就急不可耐地對著車夫吩咐道

“立刻去秦王府!”

馬車剛剛轉頭,裴寂卻又改變了主意。

“不,先回家,這些天老夫都不能再去拜訪秦王了!”

車輪發出了吱吱呀呀地聲音,很快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大漢世界,皇宮外城。

一群大漢大臣正在拾級而上,緩緩朝著大殿走去。

陳平湊到了蕭何的麵前。

作為大漢的丞相,蕭何地位超然,百官都非常自覺地落後蕭何好幾個身位,隻有曹參跟蕭何並肩而行。

蕭何看了一眼陳平,皺眉道

“怎麼,又有潛伏在匈奴的間諜被發現了?”

陳平訕訕一笑。

“老蕭,都是老鄉,怎麼總說這種煞風景的話?”

蕭何翻了一個白眼。

“咱們第一批派去匈奴的間諜,一年下來死得隻剩五個人,你想讓老夫和你說什麼話?”

曹參不陰不陽地跟了一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五十萬兩都打水漂了。”

陳平大怒,瞪了曹參一眼。

“你這老曹,每天就鑽到錢眼子裡麵不肯出來!”

“就算死得隻剩五個,隻要哪怕一個人能傳出關鍵的訊息,這五十萬兩難道花得不值?”

曹參哦了一聲,道

“當然值啊,我隻是在懷疑你陳平究竟有沒有這個本事,調教出能傳遞關鍵信息的部下罷了。”

陳平一陣心累,懶得和曹參繼續拌嘴,轉頭對著蕭何道

“代王的事情,怎麼辦?”

蕭何笑嗬嗬地開口。

“代王能有什麼事情?”

陳平急了,道

“戚夫人和劉如意才剛剛被趕出長安沒多長時間,陛下就把薄姬和代王劉恒弄回來了。”

“名義上是想念兒子,但這半個月裡陛下天天召見代王,難道你不覺得很反常嗎?”

蕭何悠悠地開口道

“陛下喜歡兒子,要享受天倫之樂,反而有錯了?”

陳平氣急敗壞,低吼道

“蕭何,你能不能好好說話!”

“你明知道,代王劉恒根本就是回來和太子劉盈搶皇……”

蕭何及時伸手,一巴掌甩在陳平臉上,將這句話給中斷掉了。

三人身後,大漢群臣愕然不已。

蕭何表情平靜,皺眉道

“老陳,注意你的言辭!”

陳平這才回過神來,心中不免一陣後怕。

剛剛他氣憤之下,說話聲音不免大了一些。

萬一被後麵的某個家夥聽到,稟報給了陛下……

陳平乾笑一聲,重新湊近蕭何,低聲道

“我也沒彆的意思,就是代王這件事情到底怎麼做,你總得給老兄弟一個準話吧!”

“怎麼,難道我老陳已經不配當大家的兄弟了?”

這個大家,指的自然是豐沛軍功集團!

蕭何哼了一聲,過了片刻才用更輕的聲音道

“此事和我們無關。”

“啊?”陳平傻眼了,“這怎麼可能跟我們無關?這可是關係到那個位置啊。”

蕭何淡然一笑,道

“那個位置,是你能坐,還是我能坐?”

陳平連連搖頭。

“彆開玩笑了,我們又不姓劉!”

蕭何道

“對啊,所以關我們屁事?”

陳平又有些急了,道

“難道我們就不能提前布局押注,引導一下陛下,爭取最好的結果?”

蕭何嗬嗬一笑,拍了拍陳平的肩膀。

“來,我問你,現在的情況是我死了老曹接班,老曹死了你接班。”

“你還待如何,還不是最好的結果嗎?”

陳平呃了一聲,道

“萬一座位的新主人有想法呢?”

蕭何聳了聳肩膀,道

“反正我是丞相,我死也是死最早的,後麵的事情與我無關。”

陳平氣急敗壞

“你!”

蕭何終於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片刻,蕭何才拍了拍陳平的肩膀,附耳說了一句。

“你怕什麼?無論誰當皇帝,都需要我們的支持。”

“我們無需站隊,隻需要等新皇帝坐上去,他自會來拉攏我們。”

“懂了?”

陳平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終於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我就說你為何一點都不急呢。”

蕭何嘿嘿一笑,道

“你呀,正應了一句諺語。”

陳平道

“什麼諺語?”

蕭何表情嚴肅地咳嗽了一聲。

“皇帝不急,太監急!”

說完,蕭何快步走入大殿之中。

陳平呆立半晌,突然跳了起來。

“姓蕭的,你罵我是個太監?彆走,這事跟你沒完!”

大殿之中,劉邦已經坐在龍椅上,聚精會神地看著金幕。

諸多盤點視頻之中,這一部是劉邦比較關注的。

無他,實在是大唐太大了!

比劉邦現在的大漢,要大了不知道多少。

劉邦很想要了解如此龐大王朝的一切。

他想要讓自己的大漢也變得和大唐一樣強!

金幕之中,已經切換到了另外一座城池。

【靈武】。

這座城池,擁有著明顯的邊塞風格。

與其說是一座城,不如說是一座軍事要塞!

就在這座軍事要塞的大堂之中,李亨表情激動。

此刻的他,頭戴皇帝冠冕,身著龍袍,正在接受眾人的朝拜。

“見過皇帝陛下,陛下萬歲,大唐萬歲!”

臣子很少,稀稀拉拉,小貓三兩隻。

但李亨依然很高興。

他終於擺脫了那朝不保夕的太子生涯,成為了大唐的皇帝!

雖然,這個狗屁登基儀式,壓根就是李亨自己舉辦的,都沒得到李隆基的同意。

但那並不要緊。

傳國玉璽都在李亨手中,有了這個東西,誰敢說李亨手裡那封登基詔書是假的?

李亨朝著麵前眾臣還禮,然後坐了下來,道

“諸位卿家平身吧。”

君臣各自落座後,李亨也不廢話,直截了當地開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諸位,朕若是要收複長安和洛陽,應該如何去做?”

宰相崔圓聞言,便開口道

“陛下,臣覺得,應該調集大唐所有精銳,和叛軍在長安之中決戰!”

“隻要能擊敗長安叛軍,洛陽、河北叛軍自然也不在話下了。”

崔圓的話,得到了不少人的讚同。

但也有人反對。

站在李亨身邊的太監李輔國搖頭道

“之前哥舒翰帶著二十萬西軍精銳,不同樣被叛軍打得全軍覆沒?”

“更何況,之前調集西軍入朝,已經讓西域和河西極度吃緊。”

“此刻再調剩餘西軍,西域、河西恐怕全部都要落入吐蕃人手中了,這是要絕了大唐命脈啊!”

“依老奴看,陛下不妨去找回紇人借兵,讓回紇替大唐平叛,才是正道!”

崔圓見李輔國反駁自己,心中頓時大為不喜。

這個死太監,若是在長安城,哪裡有你和本宰相議事的資格?

現在倒好,仗著陛下的寵信,跳出來在這裡大言不慚,狺狺狂吠!

崔圓和李輔國一番爭吵,更有擁躉,誰也沒能說服誰。

李亨聞言,不由大為頭疼。

這大敵當前,朝廷內部卻連一個統一的戰略都沒有。

難道就任憑安祿山那個王八蛋繼續霸占關中和中原,這麼囂張下去?

便在此時,一名宦官快步而入,對著李亨道

“陛下,外麵有一白衣士人自稱李泌,想要求見陛下。”

李亨聞言,頓時大喜過望,猛然站了起來。

“快,快把李先生請進來!”

頓了一頓,李亨又改變了主意。

“不,朕親自去迎接李先生!”

說完,李亨拔腿就走,直接將正在爭吵的李輔國和崔圓晾在一邊。

很快,李亨來到門口。

在這裡,一名中年白衣士人,風度翩然出塵,站在那裡出神,不知道思考些什麼。

【李泌。】

李亨大喜,走上前去。

“李泌先生,沒想到竟然能在這裡遇見你!”

李泌回過神來,打量了一下李亨,微微一笑,躬身行禮。

“草民李泌,見過陛下。”

“天命使草民前往此地,如今看來,果然天命依舊在大唐。”

李亨歡喜不已,拉起李泌的手。

“快,我們進去裡麵,找個地方好好詳談。”

【李泌,趙郡李氏定著房中遼東房分支後裔。】

【自幼有“神童”之稱,七歲能文,十六歲通讀《易經》。】

【少年時受皇帝李隆基召見,應對極為出彩,令李隆基刮目相看。】

【名相張九齡極為喜愛李泌,引李泌為忘年交,稱其為“吾家小友”。】

【後李泌成年,入宮為李隆基講解《易經》,被李隆基冊封為待詔翰林,隨侍東宮。】

【東宮太子李亨極為倚重李泌,就連奸臣李林甫也不敢得罪李泌。】

【但等李林甫死後,楊國忠掌權,便將李泌趕出長安。從此李泌隱居山林,不知所蹤。】

【直至安祿山叛亂爆發,大唐麵臨國破危機,李泌才再度出現於剛剛登基的李亨麵前。】

看完這段簡介,大秦世界之中的秦始皇不由皺起眉頭。

“這是術士?”

“怎麼搞的,一個術士,聽起來卻好像是能拯救整個大唐的英雄一般。”

秦始皇對術士、方士可是一點好感都沒有。

徐福那個混賬東西就是一個術士!

不僅如此,徐福跑路之後,這些方士和術士竟然還在背後嘲諷秦始皇。

秦始皇得知消息之後大怒,直接把這些方士術士坑殺,將他們的書籍統統拿去燒掉。

這便是後世傳得神乎其神的“焚書坑儒”。

沒辦法,誰讓秦始皇是法家的呢?

在儒家掌控了話語權的後世,你一個法家的皇帝,必須是個迫害儒家的混賬!

扶蘇也是大皺眉頭,道

“《易經》乃是天下最為深奧的典籍,相傳出自河圖洛書。”

“這李泌號稱通讀易經,難道真能窺破天機不成?”

秦始皇哼了一聲,道

“這個李亨,他也就是沒碰到過徐福。”

“不然,徐福能把他整個大唐都騙走!”

扶蘇聞言,也是無奈。

父皇對徐福,還真是“念念不忘”啊。

大漢世界之中,劉邦突然來了精神。

“哦哦哦,通讀易經?”

“老蕭啊,這不就是你們道家的嘛!”

蕭何哭笑不得,道

“陛下,道祖的理論確實是受到一部分易經的啟發,但我們道家的《道德經》和《易經》,不能混為一談的。”

更何況,道家本身也有許多流派,蕭何曹參所信奉的這一派,屬於“無為,垂拱而治”的黃老學派。

劉邦擺了擺手,道

“行了行了,彆一天說你那些爛科普,朕聽著頭疼。”

“朕就問你,你能通讀《易經》嗎?”

蕭何搖頭道

“陛下說笑了,臣治學半生,對《道德經》尚且不敢說能完全領悟,又何況是更加古老的《易經》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若是金幕所言不虛,這李泌恐怕就是能幫助大唐力挽狂瀾的智囊人物了。”

曹參有些疑惑。

“這人的扮相,倒是和莊子有幾分相似。”

“看起來應該是個隱居之人,這般人物當真能看準天下大勢嗎?”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的時候,劉邦心中突然一動,看向一旁的代王劉恒。

“恒兒,你來說說你對李泌的看法!”

瞬間,所有人的目光都移到了劉恒身上。

劉恒,可是最近一段時間長安城之中的風雲人物。

這位年輕的代王,突然被劉邦召回長安,甚至連帶著母親薄姬都被重新召回宮中。

許多人都認為,劉恒恐怕就是陛下繼趙王劉如意之後,用來磨煉太子劉盈的下一枚棋子。

更有一些人認為,劉恒可能會取代劉盈獲得太子之位!

如今看到劉邦提問劉恒,眾人的心中也不免好奇。

究竟劉恒會交出一份什麼樣的答卷?

劉恒明顯也沒想到會被提問,臉上的表情有些慌亂,但很快就恢複正常。

他站起來,欠身道

“父皇,兒臣看這個金幕還沒有幾天時間,不敢輕易發表意見,免得丟了父皇的顏麵。”

劉邦瞪了劉恒一眼。

“少給朕來這一套,你去問問蕭何曹參這些老小子,朕什麼時候在他們麵前要過臉了?”

“讓你說你就說,反正朕是沒有臉給你丟的,要丟也是丟你自己的臉!”

劉恒“……”

因為母親薄姬不受寵的原因,劉恒從小就不怎麼和父皇劉邦接觸。

一般也就逢年過節,跟著一大堆兄弟姐妹一起給父皇拜年,然後坐在皇家宴會不起眼的角落,最多和劉邦來幾句父子之間的機械應答,也就完事。

即便這段時間天天和劉邦在一起,已經初步習慣了這種風格,但劉恒還是有點遭不住。

劉恒定了定神,道

“兒臣覺得,若是李泌真有才能的話,他確實是有能力解決安祿山叛亂的。”

劉邦追問道

“剛剛也有人說了,李泌是個隱士,對世事恐怕所知不多。”

“都做不到知己知彼,怎麼可能打敗安祿山?”

劉恒顯然已經想好,從容開口。

“有些時候,局中人才是最看不清真相的。”

“反而是李泌這種隱居世外的局外人,能真正做到旁觀者清,指出一條明路。”

劉恒話音落下,蕭何等大漢群臣,臉上不由露出驚奇表情。

這位代王的回答,出乎意料。

劉邦一拍大腿,哈哈大笑。

“說得好,好一個旁觀者清!”

劉邦心中火熱,轉頭看著金幕。

快,告訴朕。

恒兒的答案,究竟是對,還是錯!

金幕中,皇帝李亨和李泌兩人坐在後院,麵前擺放著酒菜。

李亨臉上帶著幾分歉意。

“李先生,如今條件有限,還請見諒。”

“等奪回長安,朕在兩儀殿之中招待你!”

李泌搖了搖頭,輕笑道

“草民得見天顏,已然三生有幸,陛下不必如此。”

李亨眉頭一揚,道

“對了,忘了你現在還是白身呢。”

“這樣吧,朕封你一個中書令,如何?”

站在李亨身後伺候著的宦官李輔國聞言,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中書令?

那可是大唐中書省、乃至三省六部的最高長官,是大唐宰相之首!

李林甫和楊國忠,之前做的就是中書令。

現在,李亨居然要把李泌一個毫無功名的白身直接提拔成中書令?

這種信任和恩寵,簡直就是……

李輔國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李泌擺了擺手,正色道

“陛下誤會了,臣此番出山,隻是想為大唐儘一份力,並無任何對官職的渴求。”

“好了陛下,不如我等先說正事,如何?”

李亨點了點頭,帶著期盼開口。

“李先生,朕究竟如何才能奪回大唐,滅了安祿山那奸賊?”

李泌笑了笑,伸出右手手掌,先是掌心朝上,然後又掌心朝下。

李亨愕然道

“先生的意思是?”

李泌微笑道

“滅安祿山,易如反掌爾!”

李輔國站在後麵,聞言不由扯動嘴角,露出一絲不屑。

這些個所謂的隱士,成天就知道說一些危言聳聽的大話空談,搞什麼“語不驚人死不休”。

實則滿肚子草包,屁用也不頂!

李亨聞言,不但沒有質疑,反而越加歡喜,道

“還請先生教我!”

李泌伸手到酒杯之中,蘸了酒水,在麵前的桌子上畫了一副非常簡易的地圖。

“陛下請看,這是安祿山如今所在之處,這是另外一股叛軍史思明。”

“這裡,這裡,還有這裡,是叛軍最近的進攻路線。”

“陛下看出什麼了嗎?”

李亨一臉茫然。

這特麼能看出啥?

但皇帝的麵子還是要維持的,李亨沉吟片刻,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安祿山占領長安之後,他的重心似乎開始轉向江淮地區了。”

“至於河北方向,史思明應該也沒什麼進取心,隻求守住範陽、盧龍等叛軍老巢。”

李泌笑道

“陛下果然慧眼如炬。安祿山此獠,這般舉動,已然注定敗亡了。”

李亨越發傻眼。

不是,長安洛陽都在安祿山手中呢,怎麼就注定了?

朕嘴裡天天喊著安祿山必死無疑,心裡其實一點底氣都沒有。

你怎麼比朕這個大唐皇帝還要肯定呢?

李泌微笑道

“其實安祿山若是真想要建立新王朝,最佳的進軍路線應該是……”

說著,李泌又畫了一條新路線。

李亨仔細看著這條新路線,突然臉色一變。

“進攻靈武?”

李泌點了點頭,道

“對。安祿山的最佳方針,並不是去攻擊什麼江淮之地,而是應該派遣一支騎兵精銳,一路追擊陛下。”

“如今太上皇逃往巴蜀,世人皆知此乃死守不出之意也。中原、關中百姓得知這個消息,便會覺得朝廷不敢反攻,或許也就此從了安祿山,當了偽燕政權的順民。”

“但陛下坐鎮靈武,世人便知,大唐朝廷膽氣猶在,依舊願意和叛賊決一死戰。”

李泌說到這裡,微笑看著李亨。

“陛下的身上,便是整個大唐的氣運,和天下所有忠於大唐臣民的士氣啊!”

“隻要殺了陛下,大唐氣運和臣民士氣必儘數散儘,那安祿山就真有希望滅亡大唐,建立新王朝了。”

李亨目瞪口呆,一時間無言以對。

原來朕這個自封的皇帝,現在已經這麼重要了?

就連身後的李輔國,也從一開始的漫不經心,漸漸豎起了雙耳。

李泌微笑撫著胡須

“安祿山不追擊陛下,這便是犯下了致命的錯誤!”

“說來也巧,草民這一次路過長安時,正好是長安淪陷之後。”

“陛下可知,那些叛軍在長安城之中做什麼?”

李亨其實很不想知道,但還是硬著頭皮開口。

“他們在朕的長安城裡做什麼?”

李泌淡淡道

“殺人,分贓。草民進入長安之後發現,有許多叛軍竟然還因為分贓不均而大打出手,自相殘殺。”

“這般軍隊,和打家劫舍的賊匪何異?”

“若是安祿山能率領這種軍隊奪取天下,那就是天大的笑話了。”

宦官李輔國聞言,有些驚訝地看著李泌。

這家夥進了賊人占領的長安城,竟然沒死?

嗯,一定是嘴皮子太厲害了,吹牛鎮住了那些無法無天的叛軍。

李亨聽到李泌的話之後,不免心中多出幾分信心,道

“那朕接下來要怎麼做?”

李泌撫須,笑著開口。

“天下大事,非李泌所能儘知也。”

“但草民可以斷定,不出二年,天下必無寇矣!”

“陛下如今所要做的,就是……”

李泌伸手,又一次地蘸了酒水,在桌案上劃出了兩條長長的線路。

“依草民之計,安、史不但死無全屍,大唐亦可絕此後患!”

【投票,漢朝限定。】

喜歡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盤點曆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末日危機:從女寢開始求生之路 我,武鬆,靠科舉無敵! 肥妻懷孕後,蕭少父憑子貴 大明王朝1556 速通武俠世界:我專治意難平! 重生80:我靠懟人係統成億萬富婆 簽到,從獅吼功開始 葬仙,葬帝,葬自己 打造聖僧人設 女王從頂流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