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這條彈幕發出來,曆朝曆代皇帝的心情都有些微妙。
【漢高祖劉邦:小忽啊,難道不是咱們華夏皇帝和倭寇有仇嗎?】
你小子怎麼比我們還激動呢?
【元世祖孛兒隻斤·忽必烈:漢高祖,你可以叫我小忽必烈或者小孛兒隻斤,但叫小忽是不對的。】
【漢高祖劉邦:知道了小忽,你還沒回答朕的問題呢。】
【元世祖孛兒隻斤·忽必烈:朕也是華夏皇帝啊,看到殺倭寇叫好有什麼問題呢?】
【漢高祖劉邦:那不行,你得改個華夏名字,不然你怎麼好意思的?】
大元世界之中,忽必烈陷入沉思。
“改個華夏名字?”
“聽起來好像有些道理。”
但……改什麼名好呢?
首先肯定得改姓。
第一個想到的當然就是“元”。
大元王朝嘛。
但,曆史上已經有一個異族建立的國家,他們的皇帝就改姓為“元”。
北魏皇族,拓跋氏!
忽必烈要是也把孛兒隻斤氏改成“元”氏,總感覺有點拾人牙慧的意思在裡麵?
忽必烈陷入了長久的思考之中。
金幕上,曆朝皇帝的彈幕還在發送著。
【秦始皇嬴政:這個李舜臣,雖然是個朝鮮異族將領,但為了國家屢次出生入死創造奇跡,也是一個值得敬佩的人物。】
秦始皇的話得到了許多皇帝的認同。
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
不管是華夏人,朝鮮人,還是彆的國家的什麼人。
真正的英雄豪傑,一定是會得到所有人敬佩的。
【唐太宗李世民:坦白說,我覺得李舜臣這種作戰方式不太好。朝鮮的力量太弱了,他每次都身先士卒,說不定哪天就要死在戰場上了。】
【宋太祖趙匡胤:這話說的,你李世民不也喜歡身先士卒嗎,你怎麼沒死?】
【唐太宗李世民:唉,說給你這個軍事白癡聽你也不懂,畢竟是沒金幕幫助連燕雲十六州都收不回來的廢物王朝開國皇帝。】
這條彈幕直接把趙匡胤給弄得沉默了。
貞觀世界之中,李治好奇地開口。
“父皇您身先士卒的時候,難道就不擔心會死嗎?”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
“朕也是人,是人就會恐懼,就會怕死,朕又何德何能可以例外?”
“但是……”
李世民頓了頓,緩緩開口。
“有些時候,有些事情,就是要豁出去乾,才能成功!”
李世民三千鐵騎破竇建德,玄武門悍然宮變,渭水之盟孤身和頡利可汗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