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項,不是甘冒奇險?
換做是尋常人,坐在李世民那個位置上,在不知道曆史將來走向如何的情況下,真的敢做出同樣的決定嗎?
但,李世民做了。
而且,成功了!
所以,李世民才是大唐最強悍的唐太宗,是華夏的千古大帝!
李治細細品味著自家父皇的這番話。
從這番話裡,李治感覺到了李世民的驚天豪氣。
更感覺到了另外一種東西。
原來,父皇在拚命之前,心中也並非穩操勝券的。
原來,父皇在很多次曆史的關鍵節點,也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李治默默地想著,心中對於帝王之道又有了自己新的理解。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倭軍南撤之後,明軍和朝鮮聯軍不斷發動追擊。】
【但由於明軍數量過少,又需要分兵去收複各座城池,又是冰天雪地的寒冬。】
【種種因素疊加之下,在倭軍的南撤過程中雙方雖然爆發了多次小規模的戰鬥,但傷亡數量基本都在一百以下。】
【最終,倭軍左右兩軍的主力都安全地撤回了朝鮮南部一直被倭國占據的四道之地。】
畫麵一轉,回到了大明皇宮之中。
朱翊鈞走下馬車,抬頭看了一眼天空飄揚而下的雪花,情不自禁地打了一個冷戰,咕噥一聲。
“最近怎麼一年比一年更冷了?真是奇哉怪也。”
朱翊鈞很快就來到了暖閣。
這座暖閣的牆壁做了特殊處理,還有從外麵燃燒而來的暖氣。
每到冬天,朱翊鈞除了去向自家老娘李太後請安之外,其他時間是絕對不會離開暖閣一步的。
暖閣外麵的大堂上,幾名大臣已經在此等待。
首輔趙誌皋躬身道:
“陛下,各地兵馬都已經集結完畢,正在北上中。”
“預計十一月就可陸續進入朝鮮,對倭寇發動反攻。”
朱翊鈞聞言,臉色頓時好了不少,點了點頭。
“這還差不多。”
“告訴邢階,這一次朕的最低要求是把所有倭人都趕出朝鮮。”
“如果他做不到的話,這個兵部尚書他也彆當了!”
趙誌皋忙道:
“謹遵陛下旨意。”
朱翊鈞嗯了一聲,道:
“今天天氣太冷了,爾等辦公也不用太久,早點回家吧。”
朱翊鈞對內閣大學士們還是比較客氣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