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你說說,這是真的嗎?”
李靖搖了搖頭,道:
“回陛下的話,老臣隻是在隴西李氏守了一輩子的規矩,到老了不想要再繼續折磨自己罷了。”
李世民嗯了一聲,目光收回到了李治身上。
“治兒,你可能想說,李靖就算心裡有意見,也不敢和朕說實話啊。”
“那你可知道,當年皇考要殺李靖的時候,是朕開口救了他?”
很多人都知道李靖在貞觀朝拆掉影壁飲酒作樂安享晚年的故事,都知道李世民對李靖那個關於司馬懿的笑話。
但事實上,真正對李靖動了殺機,並且實施了兩次的那個大唐皇帝不是李世民,而是唐高祖李淵!
隋朝末年,李淵在晉陽留守任上以征討突厥的名義招兵買馬。
當時也是大隋公務員的李靖敏銳地看破了李淵想要造反的企圖,於是果斷前往長安去告發李淵。
但路上種種原因,當李靖抵達長安的時候,李淵緊隨而至並很快攻克了長安城。
拿下長安城的李淵得知有個李靖的家夥竟然敢告自己的密,直接就讓人把李靖押上斷頭台砍頭。
麵臨生死危機,李靖大呼一聲。
“公起兵為天下除暴亂,欲就大事,以私怨殺誼士乎?”
李淵聽完,鳥都沒鳥李靖一下,就下令行刑。
但站在李淵身旁的李世民聽完,卻動了愛才之心。
在李世民的勸說下,李淵留了李靖一命,讓李靖為大唐效力。
由於李靖是“五姓七望”中隴西李氏的定著房嫡子,大唐由此也獲得了隴西李氏的支持。
後來還有一次,李靖征討蕭銑不利,李淵也直接下令讓監軍許紹弄死李靖,熟知前線情況的許紹為李靖求情,李靖才第二次在李淵手下逃生。
這也是為何李靖會在玄武門事變中選擇中立的原因。
一邊是兩次想要弄死自己的皇帝李淵(李建成作為李淵選定的太子,在天下人看來理所當然和李淵一派)。
另外一邊是救過自己一命,還在起事前夜親自到訪,許下重磅承諾的秦王李世民。
坦白說,李靖沒有直接起兵響應李世民,就已經算是對李淵足夠忠誠了。
李世民笑嗬嗬地開口。
“朕連魏征都能容,卻容不得一個被朕救過的李靖?”
“以朕的軍事才能,卻還要擔心比朕老幾十歲的李靖發動叛亂成為下一個司馬懿?”
“治兒啊,能這樣想朕的人,他們都低估了朕的自信。”
李世民說著,聲音漸漸提高。
“彆說是李靖了,就算是嬴政、劉徹、朱元璋出現在大唐,朕一樣能給他們封侯拜相,讓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己的才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