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蘇武再度看到長安城的時候,他的心情無以言表。
十九年前,蘇武帶著常惠等人離開長安時,他是真的沒想過,自己竟然會在這麼久之後才能重歸長安。
走的時候上百號人,而回歸之時,隻剩十人。
看著越來越近的長安城,蘇武突然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家中的兄弟都已經死了,也不知道那些姑嫂侄兒,他們是如何支撐到現在的?
他們如果見到了蘇武,會不會責怪他這麼多年來始終毫無音訊?
近鄉情怯。
常惠等人,大抵也和蘇武一般想法,越是靠近長安,反而變得越發局促起來。
“那裡,是來迎接蘇大人的人!”
蘇武抬頭看去,果然看到在城門外的驛站處,一群大漢的官員正在等候。
這些人當然都是在等待蘇武歸來的。
出使匈奴時,蘇武就已經是“比兩千石”的大漢中郎將了。
用現代的說法就是“副部級官職,享受正部級待遇”。
那可是十九年前的事情!
兩千石,是大漢公認的“高官重臣”門檻。
這也是為何曆代單於都舍不得殺蘇武,極力拉攏他投降的原因。
像這樣的大臣歸來,有人迎接理所當然。
蘇武剛剛下馬,一個熟悉的溫和聲音就傳入耳中。
“子卿兄,好久不見。”
蘇武身體一震,抬頭迎上了霍光的視線。
“子孟,呃,大司馬!”
蘇武趕忙下馬,對霍光拱手為禮。
霍光上前兩步,握住了蘇武的手,攔住了蘇武打算彎下來的腰。
“子卿兄,你我二十年不見,還需要這些繁文縟節嗎?”
“走,隨我入宮,陛下已經等不及要見你了。”
看著比二十年前成熟許多的霍光,蘇武心中也不由感慨萬千。
蘇武和霍去病是同齡人,比霍光要大一些。
當年大家都是侍中,但蘇武的排名是比霍光要更靠前的。
不曾想,一彆二十載歸來,當年那個沉靜溫和的小兄弟,如今已經是大漢首席執政大臣了。
霍光微笑道:
“子卿兄,你的家人如今都很好。”
頓了頓,霍光略微有些歉疚地開口:
“長君和孺卿兩位的事情,光雖也在場,但委實做不得什麼,還請子卿兄見諒。”
蘇武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霍光的意思。
“我亦隨侍先帝多年,自然知道大司馬的難處。”
在那位大帝麵前,誰都隻是一顆棋子罷了。
突然,外麵一陣喧鬨。
“蘇大人!”
“歡迎蘇大人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