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糧海運?”
貞觀世界中,李世民也陷入了沉思。
大唐同樣也建都在長安城。
長孫無忌笑嗬嗬地開口道:
“陛下無需擔心,咱們大唐的鐵路足以解決這個問題。”
李治開口道:
“若是有一天長安發展到連鐵路也無法滿足了呢?”
這個問題讓長孫無忌一怔。
長孫無忌本想說,要相信後人的智慧。
可真的這麼說了,豈不是會讓人覺得長孫無忌無能?
如今大唐內部可是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許多年輕一代的官員。
作為老牌大臣,長孫無忌可不能露怯!
於是長孫無忌乾笑一聲,選擇閉上嘴巴。
李治見狀,也是在心中冷笑一聲。
這個舅舅,一天嘴巴就沒個把門的。
一點都不靠譜!
程咬金打了一個哈欠,懶洋洋地開口道:
“實在不行,咱們大唐可以遷都到海邊嘛。”
房玄齡沉吟片刻,搖頭道:
“長安是獲取西域物資最方便的城池,大不了以後多建幾條鐵路便是了。”
大唐逐年征戰,在西邊的土地已經是越來越遼闊。
由於西邊並不是華夏族人,大唐在該地掠奪到的資源相對是更多的。
非我族類,那肯定是要多壓榨點嘛。
再加上貿易,西域如今已經成為了大唐國庫收入很重要的一塊。
李世民嗯了一聲,隨口道:
“那就暫時先相信後人的智慧吧。”
頓了頓,李世民笑道:
“若不是金幕的出現,誰又能想到鐵路呢?”
“咱們現在覺得很困難的問題,在今後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或許自然而然就解決了。”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曾國藩坐在書房中,神情有些苦惱。
這位年紀尚未四十歲的侍郎,之前的上奏並沒有獲得理想的回應。
在自家座師穆彰阿才剛剛倒台的情況下,這可不是好事。
或許哪天清算就會落到曾國藩的身上了。
曾國藩雖然並不是穆彰阿那一黨的真正黨羽,但有座師這個名義在,逢年過節該拜訪,該孝敬的時候曾國藩當然也不會缺席。
這自然也就給了彆人能清算曾國藩的理由。
事實上,從自己的人脈中,曾國藩已經打聽到禦史台有人上奏彈劾自己了。
“不行,必須自救。”
曾國藩自言自語了一句,提起毛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