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算再寫一份針砭時弊的奏疏。
道光皇帝的原則是“守成”,曾國藩就不會想著去破壞大清官場的現狀。
而如今上來的這位鹹豐皇帝,顯然是要做一些大事的。
曾國藩很快洋洋灑灑又寫了一篇奏疏。
考慮到上一份奏疏已經讓自己在官場上相當孤立,在這篇奏疏之中曾國藩並未提及官場之事,而是再度強調了裁撤冗兵、節省軍餉、加強訓練的三大措施。
他覺得從鎮壓近年來越發頻繁的起義這方麵入手,或許能更加得到鹹豐皇帝的青睞。
鏡頭一轉,到了禦書房。
“李星沅死了?”
鹹豐皇帝無語了。
這已經是第三個死在鎮壓太平軍路上的朝廷大臣了!
這個洪秀全,難道是有點什麼玄學在身?
想了想,鹹豐皇帝道:
“先不派人了,就讓周天爵代理著吧。”
周天爵也是大清官場上相對而言比較正直的臣子,若是周天爵能剿滅洪秀全這支流寇,鹹豐皇帝並不介意讓周天爵升個總督。
廣西方向的壞消息接連不斷,讓鹹豐皇帝拿起下一份奏折的時候,多少有些心不在焉。
隨意看了看這封奏折的內容,鹹豐皇帝哼了一聲。
“老調重彈,毫無新意。”
他隨手就將這份奏折丟到了一旁。
鏡頭轉到了廣西。
由於在三裡圩、東鄉這一帶獲取補給比較困難,太平軍借助打敗周天爵、向榮部精銳的機會,朝著北邊突圍。
“為什麼是朝北?”石達開聽到提議的時候,明顯有些不解。
楊秀清做出了解釋。
“朝南邊有什麼用,難道我們要去雷州、瓊州?”
“北邊是湖南,湖廣熟天下足,我們想要成就大業,當然應該往北走!”
這個解釋並不能服眾。
馮雲山質疑道:
“咱們的將士都是廣西人,你讓他們遠離家鄉作戰?”
華夏人的故土情結可是很重的,尤其是這種提著腦袋造反的情況,更容易放大這種情緒。
楊秀清見狀,便換了一種說法。
“咱們之前都在往南走,韃子的主力肯定也是在往南去攔截咱們。”
“此時咱們往北走,反而更能出其不意突破他們的包圍圈。”
馮雲山看了一眼洪秀全。
洪秀全沉吟片刻,緩緩點頭:
“老楊的話有道理,就先北上吧。”
“好了,現在全軍出發!”
洪秀全搶先下令,不給楊秀清機會。
在選擇北上的路上,太平軍果然遭遇了一支三千多人的清軍追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