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太平軍雖然撤走,曾國藩卻也並非就全然樂觀。
按照清朝慣例,滿、蒙官員隻需守孝百日,便可回原官署辦事,無需辭官。
但漢族官員卻需要守孝二十七個月,而且必須辭官,等守孝完畢之後朝廷再酌情授予同等官職。
曾國藩作為署兵部左侍郎,已經是從二品的大員。
同級彆的官職除了各部侍郎之外,就是一省巡撫。
曾國藩作為被鹹豐皇帝親手打倒的穆彰阿之得意門生,原本在朝堂中就飽受排擠。
幾次上書鹹豐皇帝,也並未獲得什麼效果,還惹惱了一大批人。
丁憂結束之後,真的能獲得什麼有潛力的官職嗎?
喪母之痛,前途未卜,國家的命運風雨飄搖。
對曾國藩而言,這個鹹豐二年,注定讓他刻骨銘心,難以忘懷。
四十一歲的曾國藩,從未對命運和未來如此迷茫。
長沙城。
向榮帶著笑容離開巡撫官署,正準備回家,卻被一個人攔住。
“左先生,是巡撫大人派你來找我?”
向榮有些疑惑地看著麵前的左宗棠,但語氣還算客氣。
作為長沙城中的主將,向榮很清楚左宗棠的貢獻。
左宗棠表情平和地開口道:
“左某隻是覺得將軍守住了長沙,若是因為些許錯誤而導致被奪職降罪,殊為可惜。故而特地前來提醒一下將軍。”
向榮皺眉道:
“左先生這是什麼意思?”
左宗棠平靜道:
“長沙是聚集了大清半壁江山的精銳,才千辛萬苦地擋住了洪秀全賊寇。”
“如今賊寇北上,長沙城中精銳卻並未奮起直追。假如賊寇去了湖北,將軍覺得湖北的兵馬能攔得住嗎?”
向榮沉默不語。
若這個問題是巡撫張亮基來問,向榮自然會回答。
但問問題的人是左宗棠,向榮沒有這個必要開口。
左宗棠並未理會向榮沉默中隱約帶出來的那絲絲藐視,而是繼續平靜開口道:
“最壞的情況,是湖北省府武昌被攻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