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世界。
正在和太子趙德芳坐著馬車在出宮微服私訪路上的趙匡胤笑了起來。
“曾國藩終於成熟了,他必然位極人臣。”
就在車廂中的趙德芳遲疑了一下,還是開口道:
“父皇難道不覺得曾國藩變圓滑了,是大清官場的損失嗎?”
無論是曆史書還是各種民間傳說,那些不畏權勢,剛直到底的官員才是所有人交口稱讚的對象。
趙匡胤嗬了一聲,斥責道:
“天真!”
“外圓內方,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是符合所有社會的最高級彆。”
“你以為曾國藩是墮落了?在朕看來,曾國藩明明是蛻變了。”
見趙德芳明顯還有些疑惑,趙匡胤沉吟片刻,耐心地解釋道:
“朕舉個例子,魏征和張居正。這兩個人之中誰更剛直,誰更圓滑?”
趙德芳不假思索地開口道:
“魏征更剛直,張居正更圓滑。”
趙匡胤點了點頭,繼續道:
“那你將來當了皇帝之後,你更喜歡自己的宰相是魏征,還是張居正?”
趙德芳沉默片刻,說出答案。
“……張居正。”
趙匡胤微微一笑,道:
“懂了吧?”
“過剛易折,過圓易渾。唯有外圓內方,才是真正能成大事之人的道路!”
金幕中,視頻畫麵已經來到安徽舒州。
趙德芳心服口服,不再有任何疑問。
自家父皇,果然不愧是從官場一步步打拚起來,最終成為開國皇帝的存在。
和父皇相比,自己還有太多地方需要學習!
鹹豐八年七月,陳玉成以太平天國正掌率,西路軍總指揮的身份,集結了一支兩萬人的兵馬,出現在了舒州城外。
這裡的清軍守將是李孟群。
得知消息後,李孟群立刻讓人飛馬稟報在臨時省會廬州之中的安徽巡撫翁同書。
翁同書看到李孟群的信之後,不由皺眉。
“這李孟群想什麼呢?本官不是已經調派給他一萬五千兵馬了嗎?”
“區區兩萬和流民無異的賊寇,直接出城戰而殲之即可,還需要稟報什麼!”
翁同書冷笑幾聲,提筆做出批示。
“著你部即刻出城殲敵,以便南下收複安慶!”
翁同書心中是很著急的。
一方麵,安徽之前被陳玉成打了個稀巴爛,剛剛到任的翁同書需要儘快做出政績,讓京師裡的鹹豐皇帝放心。
另外一方麵,根據湖北巡撫胡林翼發來的文書,攻克九江之後休整了好幾個月的湘軍李續賓部即將進入安徽作戰。
從九江到安慶,坐船也就那麼一兩天的事!
若是被湖北巡撫胡林翼麾下的李續賓部收複了安徽省城安慶,那翁同書這個安徽巡撫的麵子往哪擱?
到時候胡林翼是能被朝廷嘉獎升官了,翁同書得到的多半是白眼和訓斥。
不急也不行!
為此,翁同書不但發布命令讓舒州李孟群部出戰,同時還傳令其他幾支部隊向舒州方向集結,以備殲滅敵人之後迅速南下安慶。
舒州。
李孟群得到翁同書的命令後,腦袋頓時就感覺嗡嗡的。
“出城殲敵?開什麼玩笑!”
一直以來,太平軍最擅長的就是運動戰。
什麼誘敵深入突然設伏,什麼敗退的路上設下口袋陣。
清軍都不知道被這種戰術坑了多少次,不知道有多少所謂“名將”死在其中。
如今麵對太平天國之中最驍勇的陳玉成,李孟群怎麼可能出擊?
“這個巡撫大人,書生氣太重,就知道紙上談兵。”
“皇上怎麼就不能派一個會打仗的人來呢?”
李孟群抱怨了一句,然後按兵不動,毫無出城作戰之想法。
舒州城外。
太平軍在這裡紮下十餘裡的營帳,猶如一條長龍,氣勢驚人。
正是黃昏時分,營地裡不斷飄出多股嫋嫋炊煙,和晚霞相得益彰。
師帥陳仕容正在營地中來回走動著,不斷叮囑著部下們。
“對,繼續燒火,記得平時做飯要燒多久吧?彆露餡了。”
隻見這營地竟然空空如也,隻有幾名太平軍士兵來回奔走,在一口口裝滿了清水的大鍋旁邊不停地添加柴火。
鏡頭隨之移動,整整十幾裡的太平軍營帳中,竟然隻有不到三千太平軍士兵。
陳仕容將這些營帳全部巡視了一遍,已經是入夜時分。
他又忙碌地開始叮囑。
“火把,一定要把該點的火把都點起來,讓城裡的敵人看不清咱們的虛實。”
“哨探?不是讓你們紮稻草人了嗎,放到了望塔上去。”
“怕鬼?他娘的,咱們是天父上帝爺火華的信徒,天父會保佑我們的,什麼妖魔鬼怪都不可能靠近咱們。”
【舒州城內的李孟群並不知道城外其實隻有不到三千名虛張聲勢的太平軍。】
【若李孟群當真率領城中萬餘清軍出戰,城外陳仕容部顯然沒有任何取勝的可能。】
【但李孟群出於畏懼龜縮城內,同時發出去的情報誤導了坐鎮臨時省會廬州的巡撫翁同書,導致整個戰局很快產生了對清軍不利的變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