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九,天津大沽炮台。
科爾沁蒙古親王僧格林沁頭戴王冠,昂首挺胸,邁步視察大沽口的炮台陣地。
在他身邊便是直隸提督伊勒忒·樂善。
樂善也是僧格林沁的老部下。
在上一次大沽之戰中,樂善堅守雙港炮台,憑借著出色的戰鬥表現得以晉升。
僧格林沁自信滿滿,指著麵前的大沽炮台對樂善笑道:
“看到了吧?如今咱們炮台的大炮數量是之前的兩倍!”
“此番英法蠻夷前來,必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僧格林沁早就知道英法聯軍不會善罷甘休,遲早卷土重來。
大沽口之戰剛結束,僧格林沁就上奏鹹豐皇帝,要求做好下次戰爭的防備。
在鹹豐的支持下,清廷不但重建和擴大了大沽炮台、雙港炮台,同時還增加了兩千士兵給僧格林沁日夜操練。
如今,無論是大炮的數量還是守軍的質量,都比之前第二次大沽之戰更上一層樓。
僧格林沁如何不自信滿滿?
樂善倒是沒有僧格林沁這麼樂觀,提醒道:
“王爺,英法蠻夷既然敢卷土重來,必然有所憑借。”
“奴才覺得,還是小心為上。”
僧格林沁嗬嗬一笑,不以為然。
“之前我軍信心不足,尚且能勝。”
“如今三軍用命,有何懼哉?”
“且讓英法蠻夷放馬過來就是。”
說話間,一艘小船飛速登岸。
船上斥候來到僧格林沁麵前,跪地稟報。
“王爺,外海二十裡處發現大量英法蠻夷艦船,正朝大沽而來。”
僧格林沁頓時打起精神,沉聲道:
“曉諭全軍,做好迎戰準備!”
剛剛回到軍營,一封旨意卻被送來。
“……對待英法蠻夷,當以安撫為上。”
“若蠻夷不開槍,卿決不可先開一槍一炮!”
“這……”僧格林沁頓時愕然。
前兩天皇上召見自己的時候,可是口口聲聲要暴打英法蠻夷,巴不得在海上就把英法聯軍的艦隊船隻擊沉。
怎麼突然轉變心意了?
【一天前。】
圓明園中,鹹豐正在逗弄自己的大兒子載淳。
“皇阿瑪!”
三歲的載淳奶聲奶氣,投入鹹豐懷中。
鹹豐樂不可支,摸著兒子的腦袋大笑,臉上麻子盛開如花。
“皇阿瑪在這呢,好孩子!”
這三年,其他嬪妃陸續也給鹹豐生了兩個兒子。
但全部早夭!
已經三十歲的鹹豐依舊還是隻有載淳一個兒子,說是命根寶貝也不為過。
被晉升為懿貴妃的載淳生母慈禧站在一旁,微笑地看著這一幕。
載淳和鹹豐玩了一會,疲憊不已,在父親的懷中沉沉睡去。
慈禧想要上來接手,卻被鹹豐阻止。
“愛妃啊,朕也有一段時間沒見你們了,坐下來和朕說說話。”
慈禧見狀應了一聲,乖巧坐下。
論容貌,慈禧在後宮之中其實一般。
論床笫之事,也不算出眾。
她能得到鹹豐的喜愛和多次臨幸,除去自身出自葉赫納拉氏之外,“善解人意”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用現代的術語來說,就是很懂得給鹹豐皇帝足夠的情緒價值。
鹹豐看著亭子外麵圓明園的秀麗風景,緩緩道:
“英法蠻夷又要來打天津了,朕雖然用僧格林沁去抵禦,但心裡還是有點不太得勁,唉。”
慈禧聞言,便耐心地開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