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帷幕鋪陳在天空之上,唯一的光亮是那愈發圓潤的月亮,清冷的光芒灑落,落到京城上空,
被那萬家燈火消融,變成橘紅色,溫暖和煦。
街道兩旁,商鋪攤販的燈火陸續亮起,昏黃的燈光透過窗欞和門縫,灑在青石板上,形成斑駁光影。
行人的身影在燈光下拉長,腳步聲在夜空中回蕩。
遠處傳來鑼鼓聲吆喝聲,為京城夜色增添了幾分生動。
九邊的戰事影響的隻是百姓,並沒有影響京城繁華,
青樓妓館依舊人滿為患,酒肆中歡聲笑語一片,秦河畔燈火璀璨,人潮洶湧,
每年戰事開啟,對於京中商賈權貴來說,意味著財源滾滾來。
各種工坊開始運作,一天十二時辰不停歇,數之不儘的物資變為實打實的銀錢,
對於他們來說,九邊戰事一年都不能停,
誰敢停,誰就死。
今年如此光景,許多人有些按捺不住,
草原王庭不是號稱鐵騎無雙,戰力無雙,卻接連吃敗仗。
他們生怕草原一蹶不振,逐漸衰落。
不少人借著小聚一場的名頭在各個青樓妓館甲字號房間內暗中商討,尋找對策,使得京中頗有些波詭雲譎。
而位於京城中軸位置的皇城,宛如一顆璀璨明珠,在夜色中熠熠生輝。
高聳的宮牆在月光映照下,顯得莊嚴神秘,簷角掛著紅燈籠,隨著微風輕輕搖曳,散發出柔和溫暖光芒。
這些燈火與天上繁星交相輝映,同樣矚目,
隻是皇城之內卻一如既往的漆黑死寂,在這燈火通明的京城之中,十分突兀。
皇城之內,隻有幾處點燃燈火的地方,一地是太後居住的寢宮,
另一地則是光漢皇帝逗留已久的禦書房。
禦書房之外,身穿漆黑甲胄的靖安軍卒屹立在黑暗之中,神情警惕,守護著那為數不多的光亮。
這時,淡淡的腳步聲傳來,頓時有十幾道目光盯了過去,
待到轉角處出現那熟悉的身影後,他們才將目光收回。
青衣太監端著食盤,察覺到了那帶著警惕的目光,微微一笑,心中無聲自語:
“這西北軍卒與京中勳貴子弟就是不一樣。”
青衣太監步伐緩慢,感應著四周,待到發現一切安全後才輕輕推開禦書房。
古樸的大門發出一聲輕吟,一股微弱的暖風撲麵而來,
黃俊頓時覺得舒服極了,臉上也帶上了幾分笑意。
埋頭禦案的光漢皇帝從高如山峰的奏疏中抬起頭,勉強露出半個額頭與眼睛,
見到是黃俊到來,便又將頭低下,
黃俊將食盤放於一側,步伐輕緩來到桌案旁,
“何時了?”清冷帶著疲憊的聲音傳來,
黃俊躬身輕聲說道:
“陛下,已是亥時,當用膳了。”
正在奮筆疾書批閱奏折的光漢皇帝頓住筆,微微一愣,緩緩直起腰,
“這麼晚了....那便用膳吧。”
光漢皇帝緩緩閉上眼睛,利用這片刻的時間來閉目凝神,休養生息,
隻是眼睛剛剛閉上,腦海中浮現的便是九邊將士與敵廝殺的場景,
鮮血滿天,人頭滾滾,
再一閃,畫麵變成了衣不蔽體的百姓在城池中逃避蠻人戰馬追逐,
可兩條腿如何能跑得過四條腿,
人頭落地,城池被戰火所點燃,
幸存的百姓茫然無措地看著四周...孤獨無助,孩童的哭喊聲刺耳萬分。
光漢皇帝額頭浸出冷汗,眉頭緊皺,渾身發出不經意的顫抖,
“陛下,陛下?”這時,黃俊的聲音響了起來,
光漢皇帝這才緩緩睜開眼,見到黃俊關切的臉龐,長出了一口氣:
“朕居然睡著了。”
黃俊拿著食盤的手微微一頓,神情一黯,將一碗稀粥,兩張大餅,一個雞蛋還有兩碟鹹菜放於桌案之上,麵露憂愁,輕聲說道:
“陛下,今日早些歇息?”
光漢皇帝拿過巾帕擦了擦手,徑直拿起一張大餅,狠狠咬了一口,
“朕若是歇息了,這麼多政事奏折誰來批閱?”
“可...您的身體要緊啊。”
光漢皇帝沒有回答,而是默默吃著,他與百姓一般,
用膳是一日之中少有的歇息時間,
這段時間內,他什麼話都不想說,甚至眼神都一點點變得空洞,腦海中空空如也。
直到兩張大餅儘數吃完,又將那個雞蛋放與粥中,小口吃著...
光漢皇帝自從親政以來胃口極好,準備的飯食也都儘數吃完,今日亦是如此。
待他吃完後,空洞的眼神一點點恢複銳利,整個人也變得不再彷徨無助,
他再一次成為大乾光漢皇帝。
深吸一口氣,光漢皇帝側頭看向正在收拾的黃俊:
“林青還沒有消息傳來嗎?”
“回稟陛下,曲州並無消息傳來,大概是靖安侯走得匆忙,連平日的密信都沒有送出。”
黃俊默默說著,他能清晰地看到皇帝的兩鬢又多了許多白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會如此。”光漢皇帝眼神閃爍,其實這些日子他心裡也有一些猜測,
可能林青自己都不確定要去草原何處。
“處世之道就是應變之術,不能偏執於一端。用兵之道也是如此,貴在隨機應變。”光漢皇帝有些篤定地開口。
“陛下聖明,不管如何,靖安侯都會給大乾帶來大勝,對此臣深信不疑。”
近日來黃俊又升官了,已是從五品的總管太監,可以自稱臣子。
光漢皇帝麵色陰沉,眸子中帶著倔強:
“朕知道,他從來沒有讓朕失望,但...在這朝堂上,朕能贏嗎?”
黃俊的臉色陡然大變,渾身氣力鼓脹,頓時一股洶湧氣浪將整個禦書房籠罩,
“陛下,慎言,隔牆有耳。”
光漢皇帝輕笑一聲,臉上露出一絲自嘲,苦澀地搖搖頭。
雖說他這皇帝是泥菩薩,說的話沒有幾個人會聽,
但在百姓看來,這天下就是他的天下,可一言而定。
但...自他親政以來,其中艱辛隻有他一人知曉。
光漢皇帝像是想到了什麼,陰沉的臉色舒緩,嘴角也帶上了一絲笑意,
好在,靖安侯異軍突起後,他的處境改善了許多,對於這位臣子,光漢皇帝是感激的。
並不是為了他自己,而是為了大乾百姓,畢竟以往的大乾勝仗難尋。
近日裡九邊西北捷報連連,隻有他與朝堂袞袞諸公知道,其中始作俑者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