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西北曲州,北鄉城。
作為大乾最西北方的城池,
此刻已經大變模樣,沒有了以往的蕭瑟,轉而一片生機勃勃。
此時,北鄉城已經成了西南貨物來到西北的中轉站,
不論是西南兩麵的城門還是東北兩麵的城門此刻都熱鬨無比,
忙忙碌碌的騾馬從官道經過,去往不算遙遠的風浪城。
城門處值守的軍卒也不複以往的乾枯瘦弱,
反而孔武有力,精神抖擻,如一支標槍一般立在那裡,警惕地盯著四周。
城門口的軍卒都或多或少地會向東側的道路儘頭看去,充滿期盼。
甚至,在城門口的一些百姓,也會時常將眸子投過去,聽往來商隊說。
靖國公已經回來了,在風浪城主持了榷場重開一事,可謂是大發神威。
這讓北鄉城的百姓心中激動無比,想著榷場重開之後,公爺應該就能回來了。
靖安軍自北鄉城而起,城內還有著大片的軍營,
但因為北鄉城的位置太偏,靖安軍的核心已經慢慢挪移到了風浪城。
以至於他們日思夜想的軍卒以及公爺,都已經好久沒有見到了。
對於北鄉城的百姓來說,靖安軍就是他們的孩子,
除了最開始那三千軍卒之外,大半靖安軍都是北鄉城的流民百姓,
但眼見眼前越來越多,日子越來越好,孩子卻不見了。
這讓一些百姓很是哀傷,
就連留守北鄉城的軍卒們也是如此,日夜期盼,希望大人們能夠回來看一看。
但左等右等,等來的不是回歸的消息,而是出征的消息。
靖國公帶領一萬騎兵出風浪城,去往草原,不知去到了何處...
此時臨近黃昏,巨大的太陽變成了橙紅色,懸掛在西北世界儘頭。
北鄉城的西城門之外,就是一望無際的曠野,太陽顯得尤為大。
但不論是百姓還是軍卒,
對於此等場景早已經見怪不怪,不知見過了多少年,以至於都有些厭煩。
反倒是那些往來行商的西南人,怔怔地看著,看了許久。
橙紅色的光芒洋洋灑灑落下,很快就讓北鄉城沐浴在一片金色光輝之中。
古樸的城池重新籠罩上了蕭瑟意味,
就如一個遲暮的老者,坐在夕陽下,靜靜等待著消亡。
城內,原本安靜的各個街道也變得熱鬨起來。
工坊散工,諸多百姓也從軍營中走了出來,臉上洋溢著笑容,
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歸家,品嘗家中飯菜,與家人團聚。
北鄉城肉鋪,張老三如以往那般搬著一個小板凳,坐在肉鋪之後,
他所賣的還是軍營中的馬肉、增添了一些豬肉、牛肉、羊肉。
但最受百姓歡迎的,還是馬肉,隻因馬肉足夠便宜。
城中百姓的好日子過了沒多久,
還不會輕易嘗試昂貴的吃食,至少要等到手中有一些餘錢之後。
街道上往來行人眾多,有買肉的,張老三就會站起來忙活,若是沒有就坐著,也無人找他麻煩。
隻因他是靖安軍最早的一批傷殘軍卒,被如今一些位高權重的大人親自安排。
以前就沒人敢欺負他,現在靖安軍威風了,更沒有人欺負他了。
甚至,前些日子曲州衙門還來了人,
把肉鋪後麵的店鋪都買了下來,花費了十五兩銀子,將店鋪送給了張老三。
這讓人愈發不敢小覷。
這時,一名身穿青袍的中年人慢悠悠地走來,手中提溜著一把折扇,走起路來風生水起,頗為張狂。
中年人來到鋪子前停下,張老三見到來人,臉上的笑模樣迅速擴大,連忙站了起來: